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713 搞出光刻机挺直腰杆子(4k)(4/4)

明斯特、亚琛工业等多家高校,跟我们国内的科研院校,合力打破霓虹这方面的优势。”

“啊?”

梁孟松和尹志尧面面相觑。

“这是公司的绝密,注意保密。”

陆飞郑重地叮嘱,现在需要偷偷摸摸地发育,特别是光刻机,最缺的就是发育时间。

“陆总,孙总,你们放心!”

梁孟松信誓旦旦地保证,就算台积电、三星的光刻机领先逻辑,哪怕制程工艺先突破28n,甚至20n也无妨,他能想办法从28n,跨越22n、20n,直接到14n。

把因为光刻机设备和技术封锁而落后的代差跟时间,统统给追回来!

“是不是又要跳代?”

陆飞把眼睛眯成一条缝。

梁孟松点头说:“只要尹总能造出28n光刻机就够了,别是14n,就是7n,我也能你们给搓出来!把光刻机上的劣势给扳回来!就是不知道陆总敢不敢再跟我拼一次?”

“有什么不敢?”

“拼,只管给我拼!不要给我心疼钱,我最不怕花钱,但最怕你们不花钱。”陆飞睨了眼孙红军,“老孙,除了德国,霓虹那边也盯紧点,特别是佳能、尼康的动静。”

“尼康那边好像认命了,倒是佳能,选择了另一条道路,研究纳米压印()。”

孙红军也说不出个所以然。

陆飞让他再探再报,跟进佳能的路线,然后冷不丁来一句,“光刻厂有没有搞头?”

“什么?!”

梁孟松等人一脸震惊。

光刻厂?

只听过光刻机,光刻厂是什么东西?

“咳咳,我是这么想的,的光刻机,为了卖出去,才要小型化、产品化、量产化,这个难度很大,但如果我们把光刻机不做小,而是当基础设施来盖,比如一个足球场大小,是不是可以弥补光源、镜片这些问题?”

陆飞看他们一脸茫然,于是换种说法。

相当于造不出热水器,就建个锅炉房,然后接水龙头,一次性接十几个,能放出428n、14n、7n这些不同温度的水。

“这个提法,我好像在哪里听过……”

梁孟松吸了一口气,思索了片刻,突然灵光一现,“对,水木!水木大学有篇论文!”

“真有?”

孙红军、尹志尧简直不敢相信。

“不过只是一个概念,叫稳态微聚束加速器光源,也叫。”梁孟松解释说,“我关注这个,还是因为提出这个概念的教授,是杨振柠先生的弟子,可行性还有待检验。”

“只要有可能,就值得投资。”

陆飞计划去趟水木大学,顺便把自己存那里一直没时间取的硕士证书给领了。

“陆总,在这之前,我们是不是先去见见章汝京?章总一直在等您从香江回来。”

孙红军提醒了句,年初中芯跟台积电长达六七年的国际诉讼,达成和解,但作为条件之一,章汝京不得不被迫辞职,离开中芯。

“,见,必须见!”

陆飞叮嘱安排两人见面的行程计划。

有个项目,非他这位老帅不可!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