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六十八章 安居日辩经(2/5)

路上,玄奘看到和听到了许多关于佛法即将衰亡的事情。比如在梵衍那国,大雪山以东的川泽僧伽蓝里保存有阿难弟子商诺迦缚婆的一袭九带僧衣,传它要在佛法完全毁灭以后才会彻底坏掉。可玄奘看到它的时候,袈裟已经略呈变坏的迹象了;玄奘还看到了很多从前的东西——从前的寺院,从前的僧侣,从前的城垣、街道,从前的风土气韵,从前的明和遗留下来的古迹,从前的一切一切,都遭到了破坏,一去不复返了。玄奘的疑惑便由此而生——佛法真的要走向衰微了吗?”

国王和法师们都沉默下来,这个问题太过沉重了。

像圣胄、德贤、如意声等部派法师,也都同玄奘一样,能够明显地感觉到佛法的衰微。他们均是德高望重的圣贤,却也只是精通一理,偏有所长,对圆融的佛学远未能透彻理解。至于其余众师,更是学不兼通,大各别,因而各执一词,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承传的是正宗佛学,各部派相互争论,难有宁日。

过了好一会儿,国王终于打破寂静,开口道:“玄奘法师得没错,其实本王心里也清楚得很,我们这个国家现在遭遇到了各种问题,每个人都感到焦虑,浮躁,心不能安,就像一个庞大的疯狂的象群,难以控制。本王今日来到这里,就是希望能与诸位法师共同探讨,引导群迷,令正法久住。”

罢,他热切的目光从每个高僧脸上掠过,僧人们却都沉默不语。

圣胄法师的目光望向玄奘,缓缓道:“佛法或许会走向衰亡,但这与我们又有什么关系呢?”

玄奘没有接口,这句看似无理的问话让他若有所思。

“看来,大师不是一般人,所以能够获得解脱,”迦毕拭王叹道,“可是本王身为一国之君,又如何解脱?”

圣胄法师微微一笑:“老衲从未做过国王,又怎知国王该如何解脱呢?”

迦毕拭王一愣,道:“是了!如意声法师曾经做过国王,这个本王是知道的。那么,您能否告诉我,什么是国王的解脱?”

“什么都不是,”如意声法师平静地答道,“所谓国王的解脱只不过是想逃离世间,或者逃离现状罢了。”

“如何逃离?”国王又问。

“当然是放下,”如意声法师道,“作为国王,逃离的方法应该有很多,但每一条都不离‘放下’二字。”

“如意声大师所言甚是,”玄奘深有同感地道,“很多年前,中原有一位君王,虔信佛法,数次舍身入寺,要大臣用重金去赎。却终因不能放下,而难以获得解脱。”

“本王也曾这么做过,”迦毕拭王道,“每年都造一尊一丈八尺高的银佛像;延请远近的名僧,建立戒坛;还定时召开无遮大会,用自己的财富来周济国中的贫困者和鳏夫寡妇。法师认为,这样都无法获得解脱吗?”

“所谓解脱,便是解除羁绊,”玄奘道,“可若是执著太多,不肯放下,等于自己又给自己增加了羁绊,岂非南辕北辙?”

“正是如此,”如意声法师点头道,“老衲当年离开王宫的时候,始终不明白这个道理。当时,我在雪山上给自己筑了一座石屋,出门满目皆雪,不见一人,希望籍此来扑灭心中的烦恼之火,可是,很多年过去了,我却始终没有找到解脱的感觉。现在看来,我执著于这种寂静清寒和出世的体验,难道不是一种羁绊吗?”

“那么,大师何时明白这个道理的?”国王茫然问道。

“直到有一天,我读了龙树菩萨的书,”如意声法师道,“龙树菩萨,涅槃与空是等同的,但不是要出离世间,而是大彻大悟后对世间进行返观而有的新体验,是对世间、对一切有情的关注。”

“这便是大乘菩萨的法呀,”国王感慨地道,“那么,涅槃究竟是如何界定的呢?”

几位法师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王座攻略笔记 桃野风月 兄弟一起走 鬼夫送上门 末世全职药师 神秘缔造者 薄先生突然黏她上瘾 最强赛亚人 带货我们是一流的 主宰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