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六十六章 李渊(3/3)

知道在皇家没有什么骨肉之情,皇帝的位子只有一个,皇帝只有一个,其他的都是臣子,即使是你的叔叔伯伯见了也得行礼。李渊是个好父亲,可在处理储君的问题上,历史不需要一个好父亲!李渊极力维持李建成的储君地位,可是却不忍心罢黜劳苦功高的李世民。他不断地给李世民加官厚赏,最后居然还出了个馊主意想把天下一分为二,让李世民掌管东部。这能让双方接受么!在这里,我们看不到李渊的任何精明之处,只看到一位老父亲在苦苦地弥补着儿子们之间的关系,他只希望家庭和睦。可惜,儿子们年轻气盛,哪里懂得父子兄弟人伦之情的珍贵,双方招兵买马,磨刀霍霍。李渊还没决断的时候,儿子们已经自行分出胜负。自己最后也被逼得交出权力,退居二线,当起了逍遥自在的太上皇。面对巨大的丧子之痛,李渊无奈地接受了现实。也许每到夜深人静的时候,他会不禁地泪流满面,想起李建成、李元吉,独自悔恨吧。李世民呢,虽然他最后成功了,可是,他对当初老爹偏袒长兄,多少有些怨气,更重要的是,他靠发动政变登上皇位,必须要证明自己行为的合法性,他只能不停地想办法,开动脑筋,让史家改写建国史,抓住李渊的“平庸“大做文章,把李渊写得很昏庸,甚至还有些猥琐。从李世民开始,修史成了官方的事,私人不准私自编修史书。李世民乐此不疲地让手下编写史书,正史二十四部,唐朝所修就占了三分之一!看来李世民也是修上瘾了!不知道李渊是否知道自己居然被儿子这样描绘。即使知道了也无可奈何,除了心里发几句牢骚,也只能装作糊涂的样子吧!人生难得糊涂,有时候糊涂也并非不是一种幸福!再加上,李世民太杰出了,杰出得完全盖过了父亲李渊的光芒,李渊的平庸也逐渐成了一种定论,后人懒得去细究这定论是否准确。历史上,但从李渊的陵墓上,还是能看出端倪,李世民的昭陵选的是巍峨的山岭,而给自己老爹,只是堆了个土包子,规模上有天壤之别!看那气势宏大,仿佛与天相接的昭陵,很少有人知道离此不远还有座土坟,那里也埋葬着一位帝王,他是大唐的开国皇帝。李渊的献陵一直就这样被冷落着,孤独地尘封在历史的角落里。历史就是如此,谁真谁假,又有几人能说得清楚!**.1...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