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八章 :激鸣!大炮巨舰之歌!(十九)(3/5)
质的海军将兵来发挥它的战斗力,国虽然在甲午之战中损失惨重,像样点的船非沉即俘,却好歹也扎扎实实打了二十多年的基础,海军的教育训练系统基本未损,江田岛的海军兵学校依然能源源不断地输送出深受现代海军文化熏陶的人才,利用中国送还的弹痕累累的被俘船,捶打出一批又一批历经风浪、战技娴熟的水兵,在东亚一体的大旗之下紧跟时代,重建了一支亚洲第二的现代化海军。
而作为中国刻意扶持的“小跟班”,直到甲午战争之前,朝鲜还未曾拥有过一支可称为“海军”的近代海上力量,轮船运输业也完全控制在外国手中。战后,主要来自或通过宗主国进行的大规模投资激活了朝鲜的工业化进程,在“主人”的鞭打催促下,朝鲜王国海军这才开始了蹒跚学步,从最初中国转让的过时舰只到有计划的对外订购,经过二十多年缺乏主动性却也成就非凡的追赶,也算建成了仅次于国之后的亚洲第三海军,但在人员素质方面,仍不时凸显其根基之不足。
搬到当前来说,就是面对两艘主炮口径只有305毫米的法国战舰“海洋”和“狄德罗”号,装备350毫米重炮的“广开土”和“李舜臣”号在实际战斗中看起来居然不占什么优势,那可怜的命中率很容易让人以为这两条船上的朝鲜官兵实际上是打算给对面的法国战舰义务洗甲板来的——这也就怪不得看在眼中的山屋中将和渡边大佐如此恶毒地加以讥讽了。
嘴角还残留那恶毒笑意的渡边大佐突然从望远镜中发现了什么,尚未恢复自然的表情瞬间凝固了。
“目标……目标舰加拿大号在向左转!后边的科尔贝型两艘、丹东级1艘同时齐转了……差不多转了两个点,向我们贴过来了!”
山屋中将赶紧举起望远镜确认,舌尖贴着牙根咕哝道:“什么?要拉近距离打?好让他们的12寸主炮也发挥效力吧……不,也许是想趁机发动雷击,打成混战也难说,不知道萨司令长官是否会就此下定决心啊……咳呀,该死的高丽棒子,到底要浪费炮弹到什么时候——”
……
“龙威”号,中国海军战舰第三战队旗舰,僚舰只有一艘,即惟一的同级舰“凤翔”号,它们的对手分别是协约方面战列舰第3分队的末舰“康多塞”号和第4分队的旗舰“巨人”号,前者装有12门45倍径的法制305毫米主炮,后者装有10门50倍径的英制12英寸主炮,不过就一舷任意角度可用的主炮数而言,二者一样是8门。
战斗进行了二十来分钟,在1万7千码距离上,“康多塞”和“巨人”的12英寸级主炮理所当然的毫无准头,而“龙威”、“凤翔”不但饱受风向不利之苦,从4点钟方位——西南偏西方向——射来的午后刺眼阳光也给射控观测带来了不小的麻烦,加上火控系统未及改装,350毫米主炮的远射优势无从发挥,也就没能达成预想中的战果——虽然这其中的运气因素是没有人能说得清的。
“龙威”号舰桥内,战队司令易明轩中将此时的心情正徘徊于渴望与发狠之间。
帝国海军大学大连官校首期第一名毕业,甲午战争中以见习准尉身份随侍镇洋舰队司令长官刘步蟾,战后历任镇洋舰队参谋、“飞雪”号驱逐舰舰长、“泰山”号炮舰(当时的皇帝御座舰)舰长、海军大学助教到教员、北洋舰队作战参谋到参谋长,三十三岁年纪上就以少将军衔担任黑龙江分舰队司令官的易明轩,十三年来的升迁之路却充满坎坷。
亚俄战争爆发的第二天,易明轩亲自指挥舰队主力在海兰泡江面对战俄军“阿穆尔河分舰队”主力,在陆军野战炮兵的埋伏支援下,一举歼敌大部,本人中弹四处,血染征袍,赢得了海军的第一枚白虎勋章和第一枚将级(一到三等)青龙勋章。
勋章的代价不仅仅是流血,易明轩负伤的左手永远失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飞鸟时代
纪少只想娇宠小甜妻
血槽为零
九荒帝魔决
不正经的魔导师
美人江湖
我的女仆是恶魔
四合院:我还没出手你们就倒下了
沧元
穿成反派小姨[八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