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古今尼布楚(1/3)
第一百零六章 古今尼布楚
二月二十四日,西线之北段,尼布楚(涅尔琴斯克),一座已经彻底国化的小城。
涅尔恰河自其西面流过,在其南边十余里外注入石勒喀河。
西伯利亚铁路过涅尔恰河,经该城向东延伸。
去年十二月起,华军禁卫军就开始与军第5集团军沿涅尔恰河一线对峙,俄33师及41师一部占据了江东的涅尔琴斯克(尼布楚),形成一个以城镇为中心的突出部,由于有铁路线的支持,军可以迅速向突出部集结兵力对华军发起突然攻击,即使不采取进攻姿态,也能在防御战中威胁突出部两边华军的侧翼,因此,在赤塔战役展开之初,禁卫军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消除这个突出部。
一位三十出头、眉目英悍的禁卫军准将,身着纯黑的大衣,腰挂一把裹着白布的西洋佩刀,手持一架双筒望远镜,右手边正是冰封的涅尔恰河,前方乃是正被万千雷电蹂躏的军41师阵地。
“哼,尼布楚……”
准将自言自语,两股剑眉稍稍向内聚拢。
两个月来,一本《沙俄侵略北边事录》在他手中被翻得脱了线,在他头脑中,尼布楚这个地名正是联系历史与现实的最明晰的纽带。
清世祖顺治十一年,西元1654年,国派遣别克托夫从贝加尔湖侵入中国领土,强占尼布楚,但在当地中国各族人民的反抗下,不久离开,转而向东窜扰黑龙江一带。
次年,国沙皇政府任命巴什科夫为“黑龙江督军”, 巴什科夫于1658年再次侵占中国领土尼布楚。
清圣祖康熙元年,西元1662年,国政府任命伊拉里昂·托尔布津为尼布楚总管,正式将尼布楚周边地区纳入国管辖范围内,尼布楚地区中国各族人民的反俄斗争一度风起云涌。
清圣祖康熙六年(西元1667年),索伦族酋长根特木儿背叛祖国,逃奔尼布楚,乞求国庇护。两年后,即西元1669年,康熙帝逮捕辅政大臣鳌拜,夺回了实权。是年冬,中国政府派沙拉岱到尼布楚与国谈判。次年,沙拉岱再次赴尼布楚与国谈判,国尼布楚总管派米洛瓦诺夫随同沙拉岱到北京。康熙在复信中要求国遣返根特木儿,并停止对中国领土的侵略挑衅。1771年,中国政府又派孟格德到尼布楚,催促俄方遣返根特木儿和停止边界挑衅。随后,因三藩之乱(1673-1681)的影响,清政府对国进一步的侵略未能采取实质性举动,但在外交方面从未示弱,一直坚持前述两点要求,1776年抵达北京的国使臣团提出的侵略性要求也被中方彻底拒绝。
清圣祖康熙十九年(西元1680年),国政府成立尼布楚督军区,沃依科夫为第一任督军,增派军队、修筑堡寨,以作进一步侵略中国的准备。
康熙二十年,清政府平定三藩之乱,随后开始着手反击国侵略,经两次雅克萨之战,将国势力从黑龙江流域尽行驱逐,但由于准葛尔的葛尔丹发动叛乱,勾结军进攻蒙古喀尔喀等部,清帝国的整个西北边疆都遭受到了巨大的压力。
康熙廿八年(西元1689年),中俄双方的外交使团约定在尼布楚展开谈判。中俄双方举行第一次会议时,中国首席代表索额图指出:黑龙江流域和贝加尔湖以东地区,自古以来属于中国领土,提出“以勒拿河和贝加尔湖为国界”(注意!)。国代表戈洛文却无理提出以黑龙江一直到海为界,遭到中国代表的坚决拒绝。
在第二次会议时,中国代表索额图作了重大让步,提出以尼布楚为界,尼布楚归属国,但仍遭俄方代表戈洛文拒绝。之后,中国为了争取和国达成协议,作了重大让步,将尼布楚和贝加尔湖以东大片地区让予国,此时国鉴于尼布楚及其以西地区中国各族人民抗俄斗争的发展形势,又考虑到中国方面已同意割让广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九守秘局
魅影
春秋秦明
我以肉身横推世界
都市风云
朕就是万历帝
苏曜
都市之修仙高手
鉴宝人生
5t5总打断我的黑化进度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