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79章 朴德欢见闻录4(2/3)

干股,拉幌子的事情,我们不会做,我们支持自由贸易,这个没什么,不过,要符合我们的标准,你们可以卖出来的烟,不经过熏烤,纯粹用烟杆来吸烟,几乎是很难闻的,嗯,这样吧,今年只怕已经过季了,明年的时候,你们肯定要再来人讨论吧,到时候,从下种,育种,熏晒,都按照我们的要求来的话,我倒是可以说说,把你们提供的烟草收购了。”这些年,大明朝的经济体制,农作物都在即将产生变化,江南那边来来回回都是生丝,丝绸种植,产品单一不说,还极度依赖国外市场,尤其是在欧洲开始打起来三十年战争,而美洲殖民地消费不振的时期,出口不振,导致了大把生产的生丝丝绸没了销路,这也算是大明朝倒闭的一个原因之一了。一句话,适合种烟草的地方不少,不过此时可是正在打仗,对于整个天朝来说,种粮食才是活命的关键,不过,只要给天朝人一点机会,香烟的选种与种植绝对会成为一门极其赚钱的生意,不说别的,后世知名的东北烟,云烟,可都是中国选育外国种子,自我改良的典范。不过,在这之前,搞一搞“来料加工”,进口朝鲜人的烟草,然后制作香烟,也算是培养一下国内市场的好路子,李向前之前也对他嘀咕过,作为一个地方官,虽然最好不要搞什么小团体,地方保护主义的架势,但是把地方经济搞起来,也是自己的一个政绩。不说别的,他已经下了订单,过年的时候,只要有人能养羊,那么他是要高价收购,至于什么饲料,什么药物的,都是很初级的产品。、好吧,那就慢慢谈吧。反正徐浩不在乎,他们的名下财产计算,已经把南非,澳大利亚,还有美洲的大把矿藏计算为自己的自尽,只不过考虑到,过于海量的黄金如果涌入中国,可能会导致通货膨胀,也就是传说中的,“钱毛了”,所以,对于澳洲黄金的开采,本就是悠着点用力的。朴德猛在沈阳盘桓多日,没有离开,趁机也观察到了不少信息,不过传说中的飞船却没有得见,虽然不少人信誓旦旦的说,自己确实看见了,但是这反而坚定了,眼见为实的态度。朴德欢继续朝帝都进。从沈阳到山海关,原本是千里沃野,阡陌相连,此时却可以感受到,千里无人的场景,当然了,可以看到,这里的生机已经开始复苏起来,道路两旁已经开始有人在梳理田地,从一路上,也可以看到,有从关内跑出来的商队,开始勇敢的寻找着商机,当然了,由于有着可以相隔万里沟通的方式,所以,进行一些引导和鼓励,还是很足够的。原本的世界线,由于中国周边土地基本上被开殆尽,所以文化上,不太再鼓励老百姓朝家庭以外的地方乱跑,最好大家都一辈子待在出身的家庭之外几十公里以内的范围内,种种地,吃吃饭,不要去外地或者城里给大家添乱了。这可是和村支书组织带领村民去打工赚钱完全不同,政策的导向,自然是因为形势的变化。难道让他们大声喊叫,说,乡亲们,不要种地了,那玩意不来钱?不过,这种鸡飞狗跳的情况,在进入山海关后,在朴德欢眼中,变得乱来起来。一进入关内的地界,他就感觉非常不同了,现在已经进入了秋天,刚刚收割完麦子,可是还没有进入农闲时候呢,这个时间,总要抢种一些短期内可以种起来的种子,同时把麦地的根茎翻开,方便明年的时候积肥用。但是很奇怪的,路过的朴德欢现,许多的当地农民,都在吵吵嚷嚷的聚集在一起,似乎是喊着号子,将一整片土地挖开。朴德欢眼尖,他自然看得出来,这里原本是一片很好的田地,现在在地上挖洞,似乎还有人喊着号子,实在是古怪。朴德欢拉起自己的大马,跑过去,找到了一位似乎正在看新鲜的老头子,问道:“大爷,请问这是在忙什么呢,我是……路过的商人,看着好奇。”那老头似乎有点年纪,面色不太好,但又带着那么一点醉醺醺的得意,说道:“这里是在起大工呢,而且是要盖一个大的没边的驿站,后生们都是有活计的,朝廷铁饭碗的人了。”朴德欢一阵疑惑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