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033 第二个病人(1/2)

033第二个病人二十天后,俞芦笙再次上门,带着一两银,让曼声出手救治他挑中的第二个病人。这次的病人,是朝廷的一名官员,户部员外郎,从五,官职还不低。在这大半个月里,曼声依然如往日一般,天晴时分便上山,采草药,制药丸。部分草药送至芦笙药铺,每次回来不忘给破庙里的人加餐。破庙里的人已经亲如一家人,曼声还是少言寡语,但面对着众人忠实的目光还有真诚的关心,平淡如波的眼里偶尔也会流露出笑意与温暖。俞芦笙在曼声医治好乔员外的第五日,来到了破庙,也带来了一些有用的消息。自从答应了曼声,俞芦笙就托人在璐华城帮忙打听。他拜托的人,其中还有一位是衙门的朋友,这璐华城大大小小的消息都瞒不过他的耳朵。据王青所说,半年前璐华城的确来了一批外姓石工。在璐华城,有这样的集体人口流动,按理说都要到州府去报备。但蹊跷的是,这群石工来璐华城不过两天,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也还没来得及到州府报备。石工失踪后,又无人前来报官,谁也不会留意这样的事。这件事曼声倒是清楚的,听孙婶说,璐华城的衙门很黑,杨叔曾去过衙门多次,衙差没有油水,根本就不想管这件无头公案。那群石工是外地人,今天来明天走,谁管得着。再说,这都是半年前的事了,在这偌大的璐华城,找一群失踪了快半年的人,何啻于大海捞针,这种苦差谁愿意接?所以,杨叔他们在璐华城打听了数月,还是没有一点消息。这并非长久之计,时间一天天过去,一群人就跟人间蒸发了似的,可愁苦了千里迢迢来寻找他们的亲人。王青在衙门当差,还是个总捕头,平时又颇有威严,属下也很服他。他派人去查,很快也便打听到了消息。但仅限于这些消息,那群石工目前的下落、是否还活着,却是一无所知。但王青既然答应了这事,就会尽全力去办。以王青的办事效率,应该很快便有消息。这么快就有了消息,虽然消息有限,但证明俞芦笙对这事还是上心的。俞芦笙感觉到曼声身上的气息和缓了些,心中不禁有些受**若惊。看来曼声的冰冷,把他冻着冻着也就习惯了。乃至于一点点的舒缓,也能让他意外的兴奋和满足。这是否能说明,俞芦笙骨里有些欠虐?“这次俞某来找姑娘,是要你为我救第二个人。”俞芦笙开门见山,现在是一句废话都不敢和曼声说的。“何人?”“户部员外郎赵天恒赵大人。”“因何找我?”“因为这位赵大人病得实在蹊跷,在**上昏迷不醒已达数日,一干大夫想遍了办法,依然束手无策。”“满足我医治的条件?”“第条还得姑娘自己判断,前两条绝对满足。”第一:杀人害命恶贯满盈者不救;第二:薄情寡义卑鄙奸狡者不救。赵天恒赵大人虽算不上什么好人,却绝不是个坏人,在朝中为官,尽好自己的本分、明哲保身罢了。至于第点:看不顺眼者不救。这一点除了姑娘自己,谁能替她做判断?是以俞芦笙在为曼声挑选病人的时候,严格审查前面两个条件,第点就不在他考虑之内了。但他想,以他这般宽容的眼光,他尚且看他不顺眼,就别想这位挑剔的姑娘能眼下留情了。“何时前往?”“这得看姑娘的意思,但赵夫人忧心赵大人的病,姑娘当然越快越好。”“我回去拿药包。”这个药包,是孙婶一针一线为她缝制。蓝青相间,针脚细密,虽然简陋了些,却很实用。在这药包里面,用块状布条缝制了一个个的口袋,适合她装瓶瓶罐罐、药包药散。“走吧。”俞芦笙怔了怔,心中暗道:看来这位姑娘也并非全然不近人情。在不远处,已经有马车在等候着他们。车夫赶车老练,一走得很稳,上,俞芦笙和曼声说了赵大人的病情,还有其他一些大夫的判断。曼声很少言语,听得却是很认真。尽管说话之余,没有人在一旁搭腔,显得有些怪异。但曼声就是这种性格的人,俞芦笙也习惯了。到得赵大人府上,俞芦笙先进去叫门,曼声等候在府外。因为赵大人突生怪病,为了让赵大人静养,赵府闭门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