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194 偏方(1/2)

194偏方翌日,便是杏林盛会殿试的最后一回合。这一回合,是考核考生知识的广博与积累,注重对民间偏方的了解程度,这也符合大尧“医在民间”的宗旨。以民间偏方为侧入点,深入了解各个考生对大尧乃至其他诸国风土人情的了解以及医术上的认识。医术再高明的医者,若是见识浅陋,只会闭门造车,是没法应付这样的考核的。比起特定的一大题,这次考核模式有点像初试时的快答题。在发给每位考生的卷纸上,一共有五十道题,时限两柱香。这个问题,对路曼声很不利。她来到大尧,还不足两年的时间。就算读了再多的医籍,对其他国家的风土人情以及医术发展情况,自然不足本土的大夫了解。好在她在现代时,就十分偏爱中医。而那些民间偏方,固然与大尧本土所著医经有出入,但医术都是相通的,对的错不了,错的也对不了。这些民间偏方,都是自各个王国各个地区搜罗过来的,有些偏方用药之奇,剂量之猛,让人惊叹。别说路曼声初来乍到,就是这些本土医者,也有很多听都没听过。唯一应对的办法,便是凭着自己深厚的基础还有对医术的领悟,给出最为合理的答案。只可惜,时间有限,这些大夫纵然有这个能力,也没有这个时间。摊开卷纸,路曼声看向第一道题。只得两个字,“哮喘”。两柱香,五十道题。每道题还没有一个字的时间。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应该如何应对,才能保证最好的结果?放弃完全不会答的题,专攻自己能够答得出来并且答得好的?这固然是最好的办法,可在一干医术精湛的大夫面前,这样的方法显然是没有办法走到最后的。用最快的速度写下印刻在脑海的答案,然后在这过程中。读取下一道题。有经验的大夫。不需要耗费过多的心思,大脑会自动将题干输入脑海,在写答案的期间。脑袋输出完毕。路曼声是很聪明的,饱读医书的她,对学习到的知识吸收能力也非比寻常。有些问题的答案,一时不清楚。但只要给她时间回想,总能想得起来。这么做。就是为了给大脑充分反应的时间。实在不行,也只有写出她自己的疗法,而不是什么民间偏方了。对于哮喘,有一个偏房。她倒是记得十分牢靠。因为那个偏方,实在很有意思。这个偏方,名字叫癞蛤蟆煨鸡蛋法。癞蛤蟆一个。将鸡蛋一个从癞蛤蟆口中装入肚中。用纸包上蛤蟆,置瓦罐内。外敷泥半厘米厚,放火炉上烘烤,半小时取下。放凉打开瓦罐,取出鸡蛋,去壳食之,食后饮适量黄酒。值得一提的是,大尧是没有厘米单位的。这个厚度,路曼声不好形容,临时便用“约指甲盖厚”代替,显得生动,而且易懂。癞蛤蟆煨鸡蛋法,能止咳平喘,治疗哮喘。第一道题很顺利,而在回答这道题时,路曼声的脑袋里已经接收了第二道题的讯息。泄泻。这道题,路曼声倒是知道不少简便的小偏方。她从中择取了字数最少最简单的一个。大蒜头,治腹泻不止。大蒜2头。烧灰存性,煮水服用。大蒜具有解毒、消炎的作用,治疗腹痛腹泻不止。这一道题,相信难不倒在座的各位,算是送分题。除此之外,榛子仁、猪肾汤、莲子糯米粥等也都能养心益肾,治疗泄泻。一路向下看去,比路曼声想象的要顺利,只是时间已经过去了一半,路曼声才做到了第二十题,没办法,要加快速度了。路曼声写字的速度并不快,要保证字迹清晰,不太难看,本身就要耗费路曼声不少的时间。要不是在一次次杏林盛会考核中得到了锻炼,只怕她写字的速度更让人担忧。胃痛。耳熟能详,现代许多人都备受其扰的一种病。治疗这种病的偏方,没有一百,也有八十,可以说是信手拈来。文旦鸡治虚寒胃痛。霜打文旦(柚子)一只,童子母鸡一只,红糖、黄酒各适量。将柚子切碎同母鸡共置器皿中,加入酒、糖,煮至烂熟。一至两天内吃完。之所以选用这个办法,一是因为食材易得,二是用量简单,没有剂量要求。路曼声记得的现代偏方,单位多半是克。克换算成钱,多少要耗掉一点时间。而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