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五百七十二章 攻守之势异也【4000字二合大章】(3/3)

联系,获得不了任何外界的信息和援助,这种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感觉真的是太糟糕了。而更糟糕的事情还在后面。杨一清无意中从几名狱卒口中听到了谢慎接任内阁首辅的消息。这个在常人听来无比寻常的消息,却差点让杨一清直接背过气去。他本以为谢慎便是接任首辅也会是在他这个案子结案之后,不曾想竟然他刚入狱没几天,谢慎便接过李东阳的衣钵,成为了正德朝新任首辅。这岂不是说他的案子如何宣判都不会对谢慎产生影响?这种落差感让杨一清几乎崩溃,甚至以绝食来回应。可惜他的肚子实在不如自己想象中的争气,在绝食两天后还是主动吃了那碗粗粮牢饭。就在杨一清的心理防线全面崩溃后,谷大用终于决定提审他。此刻的杨一清再没有了之前对抗的心气,一五一十的全部招认了。这让谷大用十分惊讶。他原本以为杨一清还会与他纠缠一番,没曾想他竟然都招了。也许这就是哀莫大于心死吧。一个老政客,老官僚在得知仕途无望后的正常反应。谷大用命书吏详细的记录下了杨一清的供词,第一时间把其送到了天子朱厚照的面前。接下来的事情便交给朱厚照了。大明天子将亲自对杨一清的命运做出裁夺。不过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杨一清毕竟是三朝元老,在文官集团中的地位极高。如果处置的稍有不当,会激起文官集团的强烈反对。但若是轻易的饶过杨一清,朱厚照又觉得对不住谢慎。此中纠结,真是不足为外人道也。这种时候朱厚照一般都会想到谢慎,可这件事谢慎偏偏是当事人,实在不好相问。朱厚照就这么纠结了三日也没有最终决断。终于,顾鼎臣看不下去了。他亲自上书,请求天子将前总督杨一清流放琼州府。现在顾鼎臣是内阁的二把手,说话还是很有分量的。在顾鼎臣上书后,不少科道言官纷纷附和,赞同次辅的奏请。群臣的表态让朱厚照不再为难,欣然同意了顾鼎臣和一众言官的奏请。这些言官最是见风使舵,见到谢慎胜势已定便想着锦上添花,能卖好处自然毫不犹豫的出手。朱厚照自然乐得如此。一来这个处罚建议是文官集团自己提出来的,他只不过顺承百官心愿。二来处罚也不算太残酷。朱厚照本身是不喜欢杀人的,更何况杨一清这样的三朝老臣戮于西市实在太有损体面了。虽然其手段下作了些,但毕竟罪不至死,流放是最合适的处罚,既可以废掉杨一清的政治生命,又不至于让其真的身首异处。有时候对于一个政客来说废掉其政治生命,比夺取性命更让其绝望。天子以雷霆手段处理了一场闹剧,首辅的权力交接也有惊无险。满朝官员乃至天子本身终于可以将精力重新放到政事上。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因为正德新政处于推行的最关键时期,此刻任何一个细小的改变都会让大明帝国往完全不同的方向走去。...............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