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321节愁个屁呀(3/4)

失败。启发了一下将士们,鼓舞了斗志。赵岳带着六十几人顺着偏僻地努力赶路,快速离开海边这一带,摆脱大队在此上船可能导致的怀疑,在傍晚来到一处村镇,以客商卫队身份住进了客栈,舒舒服服洗澡吃喝,好生睡了**,缓解了疲劳,有了体力精神,第二天继续赶路就轻松多了。将士们这时才意识到,正是没有马,才能轻松混在贫穷荒凉的这一带食宿,得以好好休息。否则只六十多匹战马,就是个招眼惹祸的大麻烦。不说那些歹徒和北方迁来的两手空空穷疯了的凶野契丹人会打他们的主意,只怕连客栈也会忍不住使出阴毒手段。对付一群并不富有的过路武夫,风险和收益不成比例,也就没人愿意玩命来一试了。他们佩服赵岳的深谋远虑。其实这只是赵岳常年在外形成的经验和自然选择,根本不用费脑子多琢磨。慢慢悠悠远离了海滨,至此不会有人知道他们就是曾经过来的那大队人马中的成员,食宿得好,也完全恢复了体力和精神,赵岳告诉将士们该弄马早点回家了。在这一带就能时常看到北方溃退来的契丹难民。都是一伙一伙的,多则成百甚至上千人,少则几十人。不少契丹家族虽然失去了熟悉的家园,南下路上吃光了所带的牛羊,但马还是有的。除了特别惨而赤贫的,几乎家家总有三两匹马,驮着那点家当以及妇女和孩子。赵岳却根本不打这些人的主意。他很清楚,动了难民,让本就悲愤绝望的难民知道后会更暴怒怨恨官府,就会惊动官府。剩下的路就是仓皇逃命。而难民的马无论好坏,都是饿得体力薄弱,根本支撑不住逃命时的长途奔行。主观上,赵岳也无心杀这些人。他们不过是与天斗与野狼斗承受剥削的艰苦的牧民,无罪却在受罪,赵岳对这样的群体下不了手。哪怕他们是异族。赵岳感觉到这几日,春天的脚步明显加快了。冰雪开始消融。大地露出了绿意。人心似乎也随之明朗起来,充满了莫名其妙的希望产生的喜悦和冲动。赵岳不喜欢看到一张张饥饿痛苦悲愤绝望的憔悴脸,努力克制着不去把食物分给饿得垂垂欲死的孩子,那应该是大辽官府的事。他就是去做了,也帮助不过来。而且善举,只怕招来少数感激,更多的却是契丹难民对他挥起屠刀抢掠。契丹人保护了大辽,把契丹统治阶级喂养得肥头大耳,现在是契丹统治阶级回报契丹人的时候了。没本事保护契丹人,如果连温饱也不能帮助子民解决了,那这个统治阶级就应该被唾弃毁灭。赵岳刻意忽略遇到的难民,情不自禁想起奇迹出现远在台岛的心爱女友,嘴角不禁露出一丝笑意:在这一世,我终于长大了,开始想女人了吗?这天,侦察的海东青飞回来’报告‘情况。附近有一只车队?赵岳瞪起了眼,立即带大家奔近后潜伏察看。原来是近二十辆货车。虽然是一车单马,但在平坦的路上却拉得很轻松的样子。也不知装的什么货物这么轻。棉花吗?车队却是契丹人的。护卫是三十来骑,刀弓齐备,人不多,感觉却很强悍。赶车的也带武器,瞧那雄壮凶狠样,显然不是充充样子。需要时肯定能挥刀子杀得利索。赵岳鼻子尖,顺风隐隐约约闻到了草药和茶叶味。他笑了。不知这家二道贩子商队从大宋搞了这么多茶和药是供应给他们辽军自己人呢?还是供给他们国家的敌人金军?想必是给金军的吧?不然,在这个危险寒冷,不利于出行的时节,他们遭这么大的罪,冒这么大风险,却不能获得暴利,未免太不值得。只看他们所骑的良马、良好保暖的穿着打扮和配备的精良武器,就不象是缺钱急于赚钱的商户。赵岳笑着对身边人:“咱们汉人有卖国贼,辽国一样有辽奸黑心商啊!嘿嘿。”战马只三十来匹,不够弟兄们分骑的,少是少了点。但茶叶和草药却是山上需要的好东西,就笑纳了吧。赵岳决定抢了,打手势示意跟踪到好下手的地点,采用老办法,却也是屡试不爽的好办法——埋伏突袭,做成这笔无本买卖。之前抱怨没马的小战士兴奋地红了脸。这位小哥儿越来越佩服赵岳,也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