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三十七章 令人失望(2/3)

以为是护士老师来查岗了。一阵惊慌失措试图藏起手机的尝试之后,值班护士才抬起头来不好意思的问道,“你刚才说什么?”

“哦哦,复合手术室啊?”孙立恩再次重复了一遍问题,值班小护士看了一眼电脑上的记录安排,“手术室那边从晚上十一点多就在准备手术了,现在有没有做我也不知道……”

得,白问了。孙立恩叹了口气,走到一旁的更衣区去换了无菌服。既然值班护士不知道具体情况,那就干脆自己去看一眼好了。

手术室里,心肺监护仪还在滴滴作响。一群医护人员正围在手术床旁,他们互相之间很少说话,就连眼神交流都不怎么常有。大家都在紧张的看着手术床上的杨建强,以及杨建强身旁的那个监控显示器。

一根电线从杨建强的额头顶部延伸出来,连接在了显示器后面的线丛之中。而他的头上,则放着一个小小的白色圆柱体,仔细观察的话会发现,这个小圆柱体其实是镶在杨建强颅骨里的。

“立恩?”用屁股顶开了弹簧门,孙立恩的出现马上就引起了胡佳的注意。她快走了几步来到孙立恩身旁,抬着头盯着孙立恩问道,“你怎么来了?”

“我来看看情况。”孙立恩也挺惊讶,自己戴着手术帽,脸上罩着口罩,整张脸露在外面的部分只有耳朵和一双眼睛而已。也不知道胡佳到底是怎么通过这两个部位,一瞬间就认出了自己的。“情况怎么样?”

“不算太好。但也不是特别糟。”胡佳叹了口气,“徐姐姐她们给患者装了颅内压监测,过去三个小时里一直都有压力上升。不过目前他的颅内压水平还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

以柳平川教授为首的手术团队已经在手术室里坚守了五个小时,而且看情况,他们可能还得继续守下去才行——至少要等到杨建强的颅内压力稳定,不至于继续出现上升。

由于杨建强是急诊科接手的重症患者,再加上治疗方案是由急诊科提出来的。因此周军也一直守在手术室里,眼见孙立恩来了,他慢慢走过来,朝着孙立恩打了个招呼,“今天晚上的出诊看完了?”

“我在门口留了门条。”孙立恩摇了摇头,理论上来说,他今天得一直干到早上七点才算下班。“我算了算时间,觉得杨建强的观察期应该差不多到了,一直没见着人,所以过来看看情况。”

“虽然他的状态还没有糟糕到要做穿刺减压,但是也还没有稳定到可以放松警惕的地步。”周军摇了摇头,“继续观察呗。”

孙立恩点了点头,低声问道,“要不要换一下麻醉和护士?他们应该已经坚持了很久了吧?”

“怎么换?”周军瞥了一眼孙立恩,压低了声音不满的教训道,“看了一次同协手术,就觉着咱们和同协一样家大业大,随时都能扯出两个轮换班组来?现在就剩下一组在值班了,万一突然来个急诊,不做手术当场就能死的那种。你是准备看着人死,还是把做手术做到一半的哪个手术团队撤下来?”

说起来,同协也没到这种“家大业大”的地步。当初做寰枢椎替换术的时候,那也是院士做了安排,特意准备的两个手术团队。杨建强的情况特殊,对手术团队的专业水平要求极高。手术团队本身不光要有非常优秀的神经外科处理能力,同时还要有过硬的无菌操作水平以及对免疫反应,影像学,甚至急性辐射损伤有足够的认识。能够同时满足这些条件的手术团队,可真不是一时半会能凑出来第二支的。

而比起一般的手术,杨建强确实也需要更严格的无菌措施才行。随着第二次免疫系统抑制,以及大剂量的放射治疗,他的免疫系统将被削弱到一个非常微弱的地步。微弱到从离开手术室,到转移至隔离洁净病房的过程中,都有可能遭受严重感染的地步。

孙立恩低头琢磨了一会,朝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