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五十八章(2/3)

这一带,名义上是陕西的辖地,其实是由军政府行都司统辖,一切是军事至上,是边防的要地。

这里,早期的移民已经生根落叶。

这里,也是处处无家处处家的亡命之徒,躲避风头的好去处。

城西约二十余里,路边有一所酒肆,供往来旅客歇息打尖之用。

赵平安一踏进店堂,便感觉形势不对,凭他的江湖触觉,知道有麻烦,而且相当的麻烦。

堂中仅有三桌有客人,分据三角,成鼎足之势,彼此之间保持一定距离,互相打量,气氛相当紧张,空气中弥漫着阵阵的危机感。

赵平安淡淡一笑,泰然的往桌边一坐,自己动手倒茶,叫道:“伙计,劳驾,来壶酒,切一盘羊肉。”

堂中三人,皆用怪异的眼神看向他。

离赵平安最近的一桌,坐着的是个老道,白须拂胸,白发挽了道髻,体格瘦削,脸上皱纹密布,但一双眼睛仍然清而不浊,炯炯有光,身穿一袭青色道袍,颇有仙风。

“这位施主,贫道有礼了。”老道先开口,的是中原口音。

赵平安咽下口中的凉茶,笑道:“道长有礼,有何贵干?”

“敢问施主高姓大名,在此所为何事?”老道口气还算和善,问的问题却不简单。

赵平安悠然道:“道长这两个问题,似乎有些交浅言深,赵某尚且不知道长尊号,为何要将在下的情况向道长汇报?”

老道气往上冲,又强自按捺,冷森森的道:“倒是贫道疏忽了,你知道贫道是谁?”

“在下愚鲁,请教。”

“贫道道号上天下成。”

听到老道自报名号,另外两桌旅客神情皆微微变色。

赵平安沉得住气,神色不变,仍是微笑道:“原来是大名鼎鼎的武当元老紫府散仙天成羽士当面,赵某失敬了。”

“现在该你回答贫道方才的问题了。”紫府散仙冷然道。

赵平安不计较老道言辞的无礼,语气平和的道:“今年开春以来,隋州以北,直到河南许州,遭遇大旱外加蝗灾,颗粒无收,大量饥民南下湖广就食。官府却为防民乱,严禁灾民渡江至武昌,灾民只能在江北诸地嗷嗷待哺……”

老道不耐烦的打断赵平安的话,沉声道:“这和你在此作甚有何关联?”

赵平安微微一笑,还未开言,坐在另一桌的一名蓝衣中年人接口道:“道长,你错了,非但有关,而且大大的有关。”

紫府散仙冷冷的道:“有何关联?贫道愿闻其详。”

赵平安笑笑,续道:“中原武林名宿美髯公萧孝贤,祖居湖广汉阳,目睹万民惨状,甘愿散尽家财,变卖祖宅田地,倾力以救灾民于水火。如今灾情已解,美髯公却无力再在祖籍定居,是以带了一家老子侄远走甘凉,投奔甘州左卫的族弟萧百户。可能开设牧场,也可能转落卫籍偕子侄们从军报国,以萧家足以雄霸武林的绝艺,与胡虏们周旋。”

蓝衣中年人长叹道:“这位老弟的不错,先是救万民于水火,后有男儿志在边疆,美髯公萧大侠能有如此胸襟,田某当真是万分佩服。”

赵平安悠然道:“不过这一行同样不太平,江湖道上颇有些美髯公的昔日仇家,以及贪图萧大侠家财的人,呼朋引伴结党抱团,准备在路上对萧大侠一家行凶,因此赵某激于义愤,不自量力打算在前面开道,打发掉这些拦路的妖魔鬼怪。”

老道吁出一口气,神色不再冰冷,叹道:“施主能有此心,贫道在这里替萧家谢过了。前途凶险,还请阁下回返中原,休要枉死在此地。”

赵平安笑道:“听天成仙长的口气,与萧大侠貌似颇有交情,那为何要赶在下走?多一个人总能多尽一份力。”

另一桌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