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百三十九章 :四两拨千斤(2/3)

还失去了母后。

而现在,他又一次地来到了这里。

这一次,他没有打算走。

书房里静静地焚着香,乍一闻有点闷,闻惯了却觉得灵台一片清明,身心更为舒畅。

二皇子敛了心神,规规矩矩地请了个安:“儿臣见过父皇。”

正兴帝慈爱地招呼他:“铮儿,你过来,近前点儿!”

“是,父皇。”二皇子老实照做,抬头却见正兴帝的眼睛里遍布着红丝,分明是壮年之人,发髻上却有数十根明显的银发。

父皇,他也开始老了吗?

正兴帝细细打量着清瘦隽秀的儿子,感慨道:“铮儿,父皇送你的《千字》,你喜欢吗?”

原来他的铮儿,他和她的铮儿,都已经长得这么高了。话,他与铮儿,有多少年没这样单独相处了呢?

好像已经许多许多年了。

二皇子吸了吸鼻子,眼里流露出浓浓的孺慕之情,他怀念地了起来:“儿臣向父皇谢恩。虽然儿臣早已将《千字》熟读心上,可难得那一部却是父皇亲手摘抄的。儿臣还记得,时候坐在父皇膝上照着《千字》认字的情景。”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仄,辰宿列张,寒来暑往,秋收冬藏……”,正兴帝眼中含泪,喃喃自语,忽然他又笑了起来,“朕还记得,那会子,你总是看到这一句便东摇西晃坐不住了,还不停地嚷嚷,要吃糕饼。”

二皇子抿了抿嘴角,然后深深地将头埋了下去:“难为、难为父皇还记得这些。”

见二皇子一副深为感动的神色,正兴帝便愈发觉得自己是世间一等一的慈父,遂眼巴巴地笑道:“朕怎么会不记得!对了,昨儿你的十岁生辰,办得可还满意?”

“父皇费心让贵妃姨娘拨了半年的例,儿臣宫里的人自然办得十分好。只是,儿臣觉得,似乎有些过于铺张了。江浙苏杭的百姓尚处在水深火热之中……”二皇子一半便不了,只是眉眼忧伤地叹着气,废话,他总得给人留个想象的空间不是?

不过,他俩打太极似的打了那么久的感情牌,总算是扯到正题了。

“你是朕唯一的嫡子,十岁生辰不是事,办个生辰宴外头的人也不敢什么。只是那些倭寇,着实令朕烦心。”正兴帝的拇指紧扣着太阳穴揉了揉。倭寇这事儿给闹得,他好些日子连后宫都顾不上去了,每夜只是不停地批着折子,从只言片语中遥观着东南沿海的激烈战事。

所幸,他是一位从血里杀出来的皇帝,对抗倭之战居然生出一种不能设身战场的遗憾。

他曾无数次地幻想,若领兵打仗的人是他,他又会采用如何招数去攻克倭贼呢?

他召二皇子来,也是想听听他的意见。

“铮儿,对于此事,你有没有什么想法?”正兴帝殷殷地望着他,他非常盼望这个儿子能给他巨大的惊喜。

二皇子正色答道:“父皇,容儿臣禀。倭寇之中,大和的浪人武士乃意志强者,佛郎机海盗乃火器强者,但其实这两类都不如咱们大历投奔去的渔民海盗那么难以对付。对付外来人容易,只要决心强过他们,火器强过他们便可,但那些渔民是自己人,他们意志力底下,兵器更是老破残旧,让他们死很容易,可是,死了之后会如何,父皇您可想过?”

要知道,多少沿海的渔民海盗都是因为没饭吃才被逼到倭寇那边去的,甚至不少都是拖家带口去的,还有些同乡出来的居然自立一个山头烧高香,大有引以为海大王之意。这种造反只为吃饭的人暂时还不能逼急了,指不定人家抽个时间又偷渡回老家再发展几个同盟呢!

正兴帝不是傻子:“你的意思是……招安?”

“父皇英明,招安此道,便可徐徐图之。”先把人争(糊)取(弄)过来再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