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八十四章:非理性折现(2/2)

价涨了3000倍,而同样在二战的德国才涨了10%;英国也才涨了不到30%;中国古代唐宋元明那届政府没用过纸币啊,也都是一旦开始用,几年物价就涨到要崩溃,马上又叫停,这是个黑暗逻辑,很难说你就能控制好,就跟吸毒一样,很多吸毒的人吸毒之前都觉得别人都是自控力差,自己就可以,事实是你跺你也麻,谁喝多了都吐;刘辫思来想去自己一个小小的割据势力这样竭泽而渔肯定是不行的,所以刘辫控制住了发行纸币的冲动,替代以票证,这种票证其实就是一个1:1的货币兑换券而已,只是为了方便携带,其实就是和钱庄一样;刘辫因为相信自己未来的盈利能力,所以才把银行(钱庄)里的钱大部分都花掉了,因为他相信自己能补上,这样虽然也很危险,但好过发行纸币很多;(如果你要问为什么汉代没有别人发行纸币,那是因为汉代造纸成本很高,不划算哈)

刘玄说道:“其实我也和他们谈过另一个方案,就是答应他们以后凡是海外业务中的青铜器都可以以两方共同的评估师来评估,以大概市场价格的一半让公司现行收购在进行拍卖,让利给他们,如果这样的话他们答应将出资额提高到7亿美金”

刘辫想想觉得肉疼,7亿美金,他现在太需要了,有了这个钱不仅可以填上银行的窟窿,还可以干好多之前想干又没钱敢干的事,不过弊端也很明显,这样一来以后的收入将会减小,不过刘辫权衡了一下,觉得现在这笔钱对自己更重要,于是他还是选择了同意。

“我同意了,你去通知他们吧”

人总是有种先拿钱到手里消费的**的,这是人性,好多人宁愿要当下较少的钱而放弃日后更大的回报,这也被很多经济学者戏称为非理性折现。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