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六十七章:十倍大的洛阳城(1/2)

【播报】关注「起点读书」,获得515红包第一手消息,过年之后没抢过红包的同学们,这回可以一展身手了。

刘辩一脸自信的说道:“文和先生觉得长安城如何?”

贾诩并没有意识到刘辩这么问的目的是什么?但是还是回答道

“当今天下第一大城,古今罕有”

刘辩又问道:“相比过去之洛阳又如何?”

贾诩答道“过去之洛阳乃数代之帝都,不胜繁华,但相比之如今之长安仍相去甚远”现在的长安城可是相当于司隶境内洛阳和长安两个都城合并的效果。

刘辩诡异的一笑,随后说道“一座十倍于长安的洛阳城请文和先生当洛阳王如何?”

此话一出贾诩身体为之一振,诚然贾诩是出了名的稳重和沉着,但如今的贾诩仍然只是董卓账下籍籍无名之辈,刘辩给他开出的条件不可谓不高,洛阳王更是表露了刘辩的心记,要知道此时的刘辩自己才是弘农王,可是刘备许诺贾诩的却是洛阳王,贾诩自然也知道肯定是未来的洛阳王,不过这样的许诺也是让人怦然心动的;但贾诩还是没有完全的失去理智,他知道眼前的这个弘农王刘辩说的这一切是在给自己画大饼,可是这个他并不关系,他关心的是刘辩是否有将大饼画出来的能力。

贾诩说道:“公子说让洛阳十倍于长安城是指1年还是10年,若是10年,恐怕董太师不会给公子那么长的时间吧”

刘辩大言不惭的道:“一年足矣,我又岂会让先生等上10年之久”

刘辩此时拿眼睛盯着贾诩,并不知道贾诩会不会信他,毕竟在汉代也没个电话什么的可以打电话问一下洛阳的朋友什么的;

只见贾诩默默的点头道“不管公子能不能做到,我都信公子,不知公子对如今天下有何见解?”

其实要知道在汉代的时候,虽然不像后来的明清那样逼着人做死忠,乱世讲究个良禽择木而栖,但是如果你真的敢一会跳槽到这里,一会又跳槽到那里,多半你跳槽到的地方也会怀疑你的忠诚度,有点什么机密泄露就会先想到是你干的,而且多半不会重用你,要知道不管是曹操还是刘备这等明主,在收降敌将时也是非常看重对方的气节的,像曹操就是对于主动投降的蔡瑁、张允之辈虽然不得已要用,但是一有风吹草动就先把他们咔嚓了,在反观张辽和文聘这样的硬骨头,不惧死亡,不主动乞降的将领,曹操反而放心他们,觉得他们有气节;蜀汉后来也是一样,像是魏延之流,纵有大功又有大才,一样一直被猜忌,诸葛亮死后扔不忘记带他一起走,而死活不投降的黄忠,却能得到极高的信任和评价,官拜五虎上将;这其实说明了一点,其实你作为一个武将或者谋士其实命运并不掌握在自己手里,如果你赶上一个好主公就是命好,要不然就是你的主公投降给了一个好主公也算你命好,但是若是你自己主公投怀送抱去拥抱明主,多半不会有太好的下场,这也是很多牛逼人物的悲剧所在,明明知道自己的主公是废柴,却还是要和废柴队友一起去和神一样的对手去作战。

所以对此时此刻的贾诩来说,其实他并没有选择的权利,如果此时不投奔刘辩,也没有更好的选择,智慧如贾诩,早就权衡好其中的利弊,所以他开出条件也只是想试试刘辩心中对他是否重视,至于真正的硬实力,他是并没有奢望的,因为在目前贾诩所知道的中原诸侯中,没有一股势力可以与董卓相抗衡,那么投奔谁其实都是一样的,如果贾诩是穿越人士的话,知道董卓在有两年就被他那干儿子吕布杀了的话,贾诩现在自然不会这样做选择了,但他毕竟不是穿越众。

刘辩此时并不知道贾诩脑子里想了这么多,他按照后世的一些对历史的了解和当今历史的一些改变结合了起来,做出了判断,说道

“文和先生,依我之见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