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688章 到沙漠去 上(2/2)

后横向压刀和纵向压刀开始工作,完成草方格的铺设。

比起以前的人工草方格固沙,立体固沙车每天可铺设草方格约50亩,效率可达到人工治沙的50倍。

据说治沙装备研究院还在积极研发固沙车所配套的树、草种子点播机、植苗机,日后,可能会进入全面化的机械化治沙时代。

当然,不管将来如何,现在的治沙人,尽管减轻了一定的工作量,但依然要靠着一把铁锨两只手,不断将绿色向沙漠腹地推进。

几年的见证,夏云生已经知道了,沙漠里就是这样,可以借助机械,但无法依赖机械装备;最可靠的,永远是人,也只有人。

“向沙漠腹地开战!”这是嘉谷治沙团队吹响的战斗号角。

嘉谷员工、搬迁过来的农牧民、志愿者一起上,扛着树苗,拿着铁锹,挖了一个坑又一个坑,新一轮的绿洲正在接续。

累了,便席地而坐,喝着凉水吃凉面,歌声响亮——“绿色原野,青色山坡,蔚蓝天空多辽阔……”

熟悉的画面,熟悉的力量。

每次看到这样的场景,夏云生都觉得力量在澎湃,那是来自内心的战栗。

还有感同身受的快乐与感动!

望着这些与自己相似的普通人,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穿过重重险阻,聚集在一起,付出巨大的努力,并最终创造奇迹,夏云生只觉得自己的眼眶都湿润了。

就是这种情感,让他在嘉谷人力部询问是否愿意将职业生涯的第一站,定在沙漠中的时候,差点一口答应了。

但理智阻止了他的冲动。

他相信,树一棵接着一棵栽,草一片接着一片种,嘉谷人一任接着一任干,用绿色征服阿拉鄯沙漠是迟早的。

但他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吃这个苦。

别人还只是想象嘉谷人治沙付出了怎样的艰辛,夏云生是亲自了解过治沙人的苦——年纪最大的一位嘉谷治沙人,只要伸出手,所有人都会被震撼。那双饱经风霜的大手干枯如树枝,十个手指关节因拿刨土种树变得粗大变形,难以屈伸。

这让他扪心自问,如果是自己,能坚持多久?

夏云生像一个普通的游客一样,站在远处,默默看着治沙人的的不屈与抗争,思考着自己的未来。

就在此时,身后突然传来一声惊呼:“表弟?”

……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