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557章 我们学不来 1/2(2/2)

嗯,如果,在沙特境内沙漠建立风电场,也能有这样的效果,投资风电新能源也不是不可以考虑的……吧。

但专家不给他任何希望:“很难!这片沙漠地区可能是因为地理分布、面积大小、反照率变化较小等因素,才具有这样的效果。风电场搬到世界上其他的沙漠地区,估计都很难有这样显著的影响。”

萨尔曼一脸漠然。就是说,中国人这片沙漠地区独一无二,无法复制呗!

虽然这一点,萨尔曼已经有所体会了。

水源源头的“两漠水库”工程不允许他们参观,但单单是在嘉谷基地内,感受着夜间蔓延至整个绿洲的浓厚大雾,就已经让沙特一行见识到这片沙漠地区的水资源禀赋,是何等的得天独厚了。

如果是修建引水渠与水库,或者改变作物种植模式,亦或是推广节水技术,沙特也许都能照搬过来,但这种自然资源禀赋,就无法“搬到”沙特了。

“而且,中国人这种沙漠开发团队的组织模式,我们更加学不来。就算有同样的资源禀赋,也只能将工程全部外包。”沙特专家最后耸耸肩,以示无能为力。

萨尔曼却只能沉闷点头。

在沙漠里,松软的沙子限制了很多机械的进入,尤其是开发起步阶段,需要的人力海里去了。

而中国人这种“全国一盘棋”的人力组织模式,给了萨尔曼一种另类的震撼。

要劳动力,就组织牧民搬迁过来;发出号召,就有数不清的志愿者加入进来。每个人,都是国家建设的一枚螺丝钉。

萨尔曼暗暗地想,要是组织沙特人到沙漠去开荒,会不会有人造反……

他很快得出结论:估计所有人都会造反了。别说开荒了,哪怕是派到沙漠里去当管理层,都会有人撂担子。

毕竟不同于正常发展的国家,是“游牧/农业-工业-金融”一路走来;沙特是从游牧国家,直接跳到开始玩金融了。

——虽然有巨大的石油工业,但是石油工业的技术和资金基本是来自于欧美国家,工人更是大量来自于外籍劳工,所以整个国家的基础是不稳定的。

本国的工人,还未经过奋斗,就直接享受欧美发达国家的清闲。以前萨尔曼对此是津津乐道的,如今拿出来比较,工作勤奋得他担心会猝死的中国工人,明显可爱多了。

没法比,没法比!

这么一想,萨尔曼都沮丧了,难不成,这一趟中国之行,就只相当于旅游了?

但他不知道的是,某个“举刀霍霍”的家伙,已经为他安排了新的角色定位。

……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