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二一五二章(3/4)

牧民族。

早在公元前两千年赫梯人就用双驾轻型战车横扫腓尼基,美索不达米亚和埃及。

而最早的正规骑兵则是公元前9世纪出现的亚述骑兵。

那时候的骑兵个个都是马术高手。

三千年前,还没有马鞍和马镫,只用缰绳控制马需要很高深的技巧。那时的骑手坐在光屁股的马背上,他们的脚高高蜷起,这是个极不舒服的位置,所以当时的缰绳很短很硬,不仅用来控制马还当成把手。马嚼子很长很宽,即使骑手用力拉缰绳,也不会将之拖出来。

亚述军队中有三种骑兵:轻骑兵,由亚述帝国统治下的游牧民族组成,装备弓箭和标枪;骑弓手,身穿硬皮甲;重骑兵,装备长矛和剑,负责近战接敌。

后来,骑兵逐渐取代战车的地位,而后者变得越加笨重,四匹马拉的战车最后成了步兵的运载工具。

亚述的重骑兵是否是具装骑兵,并没有足够的资料说明,但是毫无疑问的是,这种重骑兵的机动性应该不会太差,身披金属铠甲的可能性不算太大。

而真正发展出具装骑兵的西方国家,是拜占庭帝国。

东罗马重骑兵兴盛于查士丁尼一世时期,在贝利撒留和纳尔塞斯的指挥下,他们曾取得过辉煌的胜利。重骑兵的骑手们,身上披着铠甲,使用长矛和弓箭。实行这样一个突变,很明显,是想使每一个经过严格训练的军人,同时兼有机动的“射击力”和“冲击力”。西方军史学者将这种骑兵称为“双重功效骑兵”。

这种“双重功效骑兵”,即指那些能够在远距离杀伤敌人,也可以在近距离发起突击的骑兵。

在拜占庭重骑之后,只有17世纪的重装火枪骑兵具有这种功能(包括以后的胸甲骑兵)。

在553年的卡西林纳姆会战。此次会战的对手是法兰克人,基本都是步兵,装备头盔、椴木大盾、长剑、标枪和战斧,其中标枪和战斧都可以用于投掷。法兰克步兵有种战法是当标枪插在敌人盾牌上时,冲上去踩这枪柄把敌人的盾牌拽下来,再把敌人解决。

这些法兰克人都是些富于攻击性的老练战士。

拜占庭方面,有步兵、下马重骑、重骑兵和轻骑兵(主要是匈人)组成,指挥是纳尔塞斯。交战时,骑兵埋伏在两翼,正面为步兵集群,其中后几排为下马重骑。法兰克人首先突破了前几排拜占庭步兵,但随着下马重骑加入战斗,法兰克人的进攻受阻。

可能是纳尔塞斯的战术安排:让法兰克人胶着于正面战场,为拜占庭重骑兵从两翼包围争取时间。当法兰克人发现时他们已经被拜占庭重骑兵包围,但这些老练的步兵立即摆出密集防御阵形,准备抵抗拜占庭重骑兵的冲锋。

但是拜占庭重骑兵并没有发起冲击,而是用弓箭狂射。本来,如果法兰克人疏散阵形,是可以减少被弓箭杀伤的,可他们害怕自己队伍一旦分散,拜占庭重骑兵就会提起长枪冲锋。结果在这样的犹豫中,法兰克人遭到了巨大的损失,最后败退。

这也可以说是重装骑兵在大规模战争当中发挥出决定性作用的一战。

当时正如东方国家发展重装骑兵所遇到的难题一致的是,西方的重骑兵数量同样不多。

在拜占庭帝国同时期的西方国家,在十字军东征时期才发展出重装骑兵部队的代名词——骑士团。

骑士团出现于中世纪的十字军东征期间,系西欧封建主为保卫他们在东方所侵占的领地而建立的宗教性封建军事组织。

第一次十字军远征(年)结束后,十字军陆续占领了地中海东岸最富庶的地区和最繁荣的工商业城市,并在这一带建立起4个十字军国家,其所占领地首尾相接从南到北竟有1200公里长。

由于这一带地处沿海,地势平坦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系统体验员 异能特工携空间胎穿,被全家读心 韩恋 捡宝 西游:我的徒弟太逆天 守望先锋入侵美漫 失控 重生后嫁给亡夫他大哥 特警乱明 邪神大佬带我闯诸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