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八章 肃然起敬(1/2)
朔阳县是个下等县,人口不过将将一万多,跟京师、淮州这种繁华地区自然没法比。>
土地贫瘠,交通不便,卫生条件落后,加上连年征战,都是造成朔阳人口稀少的原因。>
这个时代没有旅游业,人们有着浓厚的乡土情节,除了做官和经商,没有人愿意背井离乡出远门。>
拥有壮观的长河瀑布景致,对朔阳来说,非但不是可开发的资源,反而是另一种制约。>
即便如此,朔阳在大安的版图上,依旧十分重要,因为地处边塞,与蛮族接壤,朔阳城北九十里,就是重要的兵家必争之地,大安北部关隘之一---朔阳关。>
采风团来到朔阳城的时候,县令彭广户携县衙一应官吏、十几位乡绅,站在南城门外迎接,这阵仗多少让大家有些意外。>
彭广户不过刚刚四十岁,但看起来像五十多了,面色灰暗,脸上一道道的褶子很深,不太像个文官,倒有些像田间老农。>
白小也路上听闻,彭广户已经在朔阳做了近十年县令,心中感慨,也有些感动和敬意。>
大安还是有不少愿意扎根基层的官员的,能在朔阳这种地方一干近十年,不光生活环境恶劣,也没有多少油水,实在是不容易。>
“两位上官来此,朔阳小县蓬荜生辉,下官已经略备薄酒,为众位接风洗尘。”彭广户很客气,姿态摆的很低。>
曹待诏与白小也同样很客气,且不说对方是一县之主,从七品的品级尚在待诏之上,就单说为官的资历,就远不是白小也能比。>
听彭县令的口音不像本地人,更像是西南地区的,询问之下才得知,彭县令竟然是山南州人,故乡位于大安的西南边陲。>
昭庆十三年的进士出身,从西南考到京城,再到北部边陲朔阳,一扎根就是八九年。>
白小也没有说出自己修撰的身份,也叮嘱同僚不要拿这些显摆,这会对地方官府的接待带来压力,尤其是朔阳这种穷县。>
因此彭县令没有过多注意自己,根据年龄判断,自然把曹待诏当做采风团的领头人。>
接风宴没有选择酒楼,而是在县衙后的一处农家院,彭县令解释,朔阳太小、太穷,没有像样的酒楼,县里也拿不出好酒好菜招待,就从山民手里收了一些野味。>
吃着粗糙的农家饭菜,喝着浑浊的谷子酒,白小也倒觉得别有一番风味,悄悄叮嘱勾管太监,走的时候多留下一些银子,朔阳实在太穷了。>
酒过三巡,彭县令询问曹待诏,这几日有何行动计划,自己好安排吏员随行带路。>
“主要是长河两岸地区,沿着河去走一走,看一看,景致、民情都需要考察,这是陛下钦定的要求,吾等不敢懈怠,如此,就劳烦彭大人了。”曹待诏说道。>
彭县令听到是陛下钦定,咧开干裂的嘴唇,露出发黄的牙齿,不住点头说道:“那是自然,那是自然,不言劳烦,下官应该的。”>
随即曹待诏看了一眼白小也,又说道:“明日呢,我等打算先去倒瓮山,听说要看瀑布,必须要去倒瓮山啊。”>
听到倒瓮山三个字,彭县令身子忽地一僵,面色骤然一变,但很快恢复原状,只不过依旧有些不自然。>
白小也将彭县令的变化收入眼底,却不动声色,没有开口。>
彭广户略带为难地说道:“不瞒曹大人,倒瓮山前几日接连下雨,崎岖难行,诸位都是金贵之体,万一有个闪失可不好交待。”>
“依下官愚见,诸位上差,不妨到两滩口或铁鞍岭,都可以观赏瀑布,景致并不比倒瓮山差,路上也好行,近便。”>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绝世人妖养成系统
鹿觅仙途
殿下,娘娘跑路了
天人开天
最强弃少在都市
穿成瞎子男主的短命白月光
婚变
一蛇得道
四合院:从吊打满院禽兽开始
凤鸣斗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