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144章 他们和土豆洋葱坐在一起(2/2)

把铁路当做的是他们自己的家,他们只取自己所需就够了。

有的铁路老工人,就喜欢住在铁轨旁边的房子里,听着火车的轰鸣睡觉。不然,会失眠。

货车尾部,有一个一年四季,天天烧着煤炭炉,有着大大的烟囱的守车。白天烧水做饭,晚上取暖。里面有一个胖胖的,身体长得很结实的中年男人,那就是守车车长了。

如果要发车要停车了,他就会和火车站里的值班员一样,挥舞他手中的红旗绿旗,和他接应。那节车厢里面还有凳子坐,有热水喝,有栏杆可以趴住看风景。

他从来不制止你,他相信你会牢牢抓住栏杆,他相信你会自己珍爱生命。人站的方向与列车运行的方向永远相反,可以直接看见车轮从铁轨上碾过。在笨重的火车的映衬之下,铁轨发出的清冷的光芒,更加地耀眼。

人与铁轨,如此地接近。

重工业时代,就是这样。

在经过弯道的时候,车头在前,车尾在后,弯成字形。或者是,车头在隧道里了,车身却还在外面。又或者是,车头在前一个隧道里,车尾却在后一个隧道里。

他们经常跟他聊天,向他了解沿途的,各个小站的奇闻乐事。

他真是一个有见识的人。

他的内心,充满了自豪。

而他,却又从不自傲。

一切,都刚刚好。

那个时候的人从来都不要人管,好像每一个人都很敬业,对自己的工作很自豪。而且,每一个职业都受人尊重,而不是像大城市里的那些势利眼那样认为的,他只是大山里面的一个小小的卑微的铁路工人。

在这个时候,就是平时再有小吵小闹的人,在这里,都是亲亲热热的铁路一家人。只有在下了车之后,他们才会又装做互不相识。

那样缓慢悠闲的生活,那样鲜艳的蓝色的制服与深灰色的煤炭和火炉。那样鲜明对比的颜色,既可以像大画家花费心血精心描画出来的一幅繁复厚重的油画,又可以像美院学生随意描绘的一幅素描。

美极啦!

要么浓墨重彩,要么极简极淡。反正,就是不能够用照相的技术放大或者是还原。那样会太真实了,那样会太平淡了。

会破坏美。

虽然她从来都没有听说过因为乘坐这些列车,而出过什么安全事故。但是,这些年安全意识却越来越重,这些车都一概不允许乘坐了,只能够乘坐汽车进城。

更是为了提高效率,更是为了减员增效,守车也被取缔了,充满人情味的守车车长,也不见了。

车速越来越快,列车的长度也越来越长。飞驰在冰冷而发亮的铁轨上,呼啸着,轰鸣着,一闪而过,有头而无尾,像一个怪物。

难怪不得,现在的人越来越冷漠,越来越不浪漫,对铁路也越来越没有感情。

乘车的人,只把它当做一种交通工具。工作的人,只把它当做一种谋生的手段。工业社会,把人连根拔起。后工业时代,更是如此。

以前,一个工人还会喜欢他手里的机器,还会自觉地将它擦亮。而后工业社会,几乎所有人都只关心物质。就是他擦亮了机器,他也是被动的,他也是不愉快的。

就像现在的人对婚姻一样,他们只把它当做改变命运或者互相利用的工具。而唯独,没有感情。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