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531章 创纪录的投资(5/6)

到这次票房大爆之后,陶玉书才指示公司的人把消息捅给媒体,为的自然是给林氏影业造势。

现在的香江影坛,新艺城内乱,已经回天乏术,嘉禾实力仍然强劲。

但早年他们依仗的洪金宝已经跟不上时代潮流了,只剩下程龙这一根独苗,在面对林氏影业的础咄逼人之时,已经逐渐力不从心。

现在林氏影业海外投资大爆的消息传来,对于这两个老对手来说无疑是个噩耗。

可这件事对普通香江人,却是个很好的消息。

香江的电影公司不仅能够在本土逞威,在湾岛、东南亚这些市场驰骋,还能在美国这样的电影强国占有一席之地。

许多香江人看到这个消息,难免又是一阵骄傲。

在媒体的一片热捧当中,有些娱乐媒体关注的是林氏影业的作品热卖,有些财经媒体关注的则是林氏影业的业绩。

如《信报》就在他们的新闻报道中,预测了林氏影业今年的营收规模可能要超过16亿港元的规模,其中75%都是来自于海外市场。

《信报》说《忍着神龟》固然是今年林氏影业营收大增的关键,但其最近两年积极拓展海外市场的举措也功不可没。

他们特意在文章中提到了林氏影业在日本成立的海外子公司大路影业。

在成立不到一年半的时间里,大路影业除了负责林氏影业影片在日本的发行,还参与了6部日本本土电影的投资和出品,收获颇丰。

在文章中,《信报》还谈到了林氏影业的上市契机。

《信报》认为,此时的香江电影正值巅峰,林氏影业应该争取在两年之内上市。

最后,《信报》还强调:

湾岛、东南亚等传统外埠市场在林氏影业营收当中所占有的比重正在不断降低,这有利于林氏影业更好的转型为一家横跨电影产业上下游、具有国际视野和影响力的影业巨无霸。

《信报》的报道在香江引起了不小的讨论,在很多商界巨贾的眼中,电影这门生意是不太能上得了台面的。

一个原因是中国人自古以来对戏剧这门艺术的轻视所致,另一个原因是盘子实在太小了。

八十年代香江电影市场的规模一再扩张,也不过10亿港元的盘子,算上外埠市场,顶天就是三四十亿港元而已,还不及长江实业市值的二十分之一。

而长江实业不过是香江诸多地产公司的其中之一。

但今年林氏影业却给了大家一个不小的惊喜,营收破15亿港元,这放在恒指市场当中已经足以撑起一家大几十亿市值的上市公司了。

以至于百富勤的梁伯韬在看到报道的第二天便致电陶玉书,第一句话问的就是:「林太,有没有兴趣把林氏影业做上市?」

这个时候陶玉书刚刚落地沪上,听着梁伯韬的话,她没有表态,只是说:「等我回去再聊。」

闻言,梁伯韬心中不由得一喜,没拒绝就是有想法。

「好,那我等您回香江。」

陶玉书到了沪上后入住的是和平饭店,前天到内地的湾岛电影代表团也住在这里。

挂断电话后,她朝一旁的谢靳和于本正说了声抱歉,又接着刚才的话题。

谢靳感叹道:「《寄生虫》确实可惜,这可能是中国电影距离奥斯卡金像奖最近的一次。」

《寄生虫》冲击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这件事不仅是在香江,内地的媒体和电影界同样也在关注着。

前两天,当新社的记者将奥斯卡颁奖结果通报回国内后,国内电影界也不由得为之一叹。

这些年来受舆论影响,奥斯卡金像奖在国内的地位已经超越了欧洲三大国际电影节,大家在提到这个奖项时都会带上滤镜。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金玉良医 冥界鬼道录 绝灭天道 重生星际之玄术师 武炼巅峰 团宠医妃她又撩又飒 签到千年,我一剑横扫无敌 盛世宠妃 赌石之财色无双 斗罗:从大结局拯救比比东千仞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