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631章 夏侯惇(2/3)

待遇。曹操时期,夏侯惇先是担任伏波将军,任河南尹,后来又拜前将军。”

“曹操病故后,曹丕继位,在当年的二月,即拜夏侯惇为大将军,我们知道,三国时期的武将都是以战功来进行封赏的,”

“但是翻遍史书,却没找到夏侯淳建功立业的战绩,相反,一生几乎都是败仗。”

“甚至在历史上留下的,都是一系列令人尴尬甚至爆笑的传说。”

“公元202年,夏侯惇带兵,李典作为副将,去抵挡常败将军刘备的北侵。”

“战前夏侯淳不听李典的建议,在博望坡中了刘备的伏兵,被大火烧得灰头土脸、大败亏输。”

“但是就这么一个水货将军,却始终能得到曹操的信任和重用,倒令人感到十分称奇。”

“首先,他是汉朝开国元勋、名将夏侯婴之后,是沛国谯的本地豪强。”

“其次,夏侯惇与曹操本是同宗同族的兄弟。”

“其实夏侯惇幼年时期,并不是往武将方面发展,他走的是正正经经的儒家学说,”

“幼年时就学习《经学》,即使是后来当上了武将,他仍然好学不止,即使是在军营,他还经常学习儒术,亲自迎接讲经论道的儒生。”

“所以说夏侯淳一生的功业并不是战绩,而是政绩!”

“他还是一位治水屯田专家,他挖渠治水,造福于民,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劳动模范。”

“在济阴、陈留太守任上,面对蝗灾,夏侯惇率将士截断太寿水,为当地居民修筑陂塘,并且亲自背土作堰,以身作则。”

苏轼:夏侯惇虽为军中大将,却仍亲自迎接老师授业。他性格清廉节俭,有余财便分施他人,不足则向官府借贷,不置办产业。

夏侯惇谥号忠侯。其子夏侯充继承爵位。

曹丕追念夏侯惇的功绩,想让他的子孙都封侯,便分出夏侯惇的食邑一千户,赐夏侯惇的七子二孙皆为关内侯。

夏侯惇的弟弟夏侯廉及儿子夏侯楙原本已封列侯。

当初,曹操将女儿嫁给夏侯楙,即清河公主。

夏侯楙历任侍中、尚书、安西镇东将军,持节。

受《三国演义》的影响,夏侯惇在世人心中的形象是作战勇猛却没有智谋的莽夫。

其实,从陈寿的《三国志》来看,夏侯惇除了作战勇猛,更重要的是人品端重,不仅尊师重道而且清廉节俭。这样的宗亲将领怎能不被曹操所喜爱?

夏侯惇在《三国志·诸夏侯曹传》中位列第一,这样排序充分说明了夏侯惇在曹操心中的位置。

陈寿记载夏侯惇可以自由出入曹操卧室。我们知道同为宗族大将,曹仁拜见曹操还要过许褚这一关,许褚也不会随便放行,而夏侯惇可以。

根据陈寿记载,夏侯惇虽然随着曹操到处征战,但是战功不显。

思之,大概一是因为曹营中军事能力在夏侯惇之上的将领实在太多,留给夏侯惇独当一面的机会不多;

二是因为曹操太珍爱夏侯惇,加之前期眼部受伤,不忍让其冲锋陷阵,虽有军职但更多做些军屯工作。

曹操死后,曹丕封其为大将军,即使到了晋朝,晋武帝仍然对夏侯惇一族高看一眼。可见夏侯惇的好名声在当时还是让大家认可的。

有一天,夏侯惇听到士兵讨论夏侯将军,其中一个士兵问:“你说的是哪个夏侯将军”。

另一个士兵回答道:“我说的是盲夏侯”,一句话,让夏侯惇听得非常生气,他转身回到自己住处,

拿起镜子照了起来,看着瞎了的左眼,夏侯惇气的把镜子摔到地上,当啷一声,镜子瘪了。

夏侯惇脾气暴躁,但武艺并不像演义里说的那么高强,不惧怕关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天才透视眼 凌如风顾小月 九转星辰诀 他的掌心娇是个憨憨 纵火 穿越的雷皇 重生之都市仙尊 被赶出豪门,假千金马甲捂不住了 冠绝江山 毒妇难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