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66章 武则天的‘万年寿域’(2/3)

九天问道:“小天,我们是直接去陕省吗?”

“嗯,我们直接去瞧瞧这个由40万人一起都没盗掘成功的乾陵。”杨九天有些向往,朝林虎问到:“老猫,关于乾陵你知道多少?”

“如果问世界上哪个皇帝的陵墓最难挖,那么毫无疑问是武则天的‘万年寿域’——乾陵。她的陵墓被冷兵器时代的刀剑劈过,被热兵器时代的机枪、大炮轰过。”

“1200多年以来,有名有姓的盗乾陵者就有17人之多,其中规模最大的一次出动人数四十万之多,乾陵所在的梁山几乎被挖走了一半。”

“然而时至今日,乾陵依然不抛弃、不放弃,像岳飞守护大宋朝一样恪尽职守地保护着主人武则天和丈夫李治的遗体。”林虎侃侃而来地说道。

李涛惊奇问道:“这么厉害啊,连大炮都轰过没找到啊,对了,老猫,你说的有名有姓的盗墓者都是些什么来头啊?”

林虎呵呵一笑接着说道:“其实从武则天躺进乾陵的一刻,梁山就没消停过。”

“第一个光顾乾陵的是唐末造反大军领袖黄巢,这位盐贩子率领60万大军攻进长安后,先是痛痛快快地烧杀抢掠一番,待土匪瘾过足了,他突然发现自己无事可干了,其实当时的唐朝皇帝正纠集力量准备反击呢。这时,有人告诉了他一件事,在梁山西侧黄土地下埋藏着大量碎石。”

“这个消息就是在暗示黄巢,唐陵中最富有的乾陵的入口很可能就在梁山的西侧,那些碎石大概就是修筑完乾陵后剩余的原料。黄巢大喜,立即调出40万士兵,跑到梁山西侧开始挖掘。”

“这些人都是农民出身,对铁铲铁锹的运用熟练得很,不久,就把半座梁山铲平了,以此留下了40米深的‘黄巢沟’。但是,乾陵就像是根本没有入口一样,后来,唐王朝军队集结向长安发起反攻,黄巢这才心不甘情不愿地空手而逃。”

杨九天接口道:“那是这位自称是书生的黄巢愚蠢之极,他根本不知道王陵都是坐北朝南的,唐朝皇帝是故意将修建产生的碎石埋在西边的,也就是说,他挖错了方向,由此可见,没文化的人千万不能成暴发户,因为钱也好,兵也好,在他们手里不是造福一方的资源,而是劳民伤财、祸害天下的毒药。”

李涛点点头说道:“原来他这么笨啊,还好我读过书,知道不管是阳宅或者阴宅都是坐北朝南的好,对了,老猫,还有呢?”

林虎接着说道:“第二个人是五代的耀州节度使温韬,此人似乎生下来就是给李唐王朝的皇帝陵墓找麻烦的,也是史上最有名的盗墓者,在乾陵之前已经挖掘了17座唐皇陵,只剩下乾陵。”

“但他的理想在此破灭,和黄巢一样,他也兴动了数万人马在光天化日之下挖掘乾陵,不料三次上山均遭风雨大作,人马一撤,天气立即转晴,温韬实在想不明白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但他还是没有再继续挖下去,遂此绝了念头,乾陵这才逃过第二劫。”

李涛自以为是的对杨九天和林虎说道:“这肯定是武则天地下有灵,施法把他们吓退的,你们说对不对。”

杨九天给了他一记白眼,对他说道:“对你个胖人头,武则天能呼风唤雨还会死吗?那肯定是因为武则天生前在乾陵布下过能引动天地灵气控雷施雨的大阵,不过这阵还真是太厉害了,依照天地间的灵气渐减,阵法估计也用不了几次。”

李涛不服道:“那为什么黄巢去挖的时候没有碰到打雷下雨呢?”

杨九天有种想敲李涛的冲动,没好气的回道:“你白痴啊,黄巢都挖错了方向,他这么会碰到大阵呢?”

李涛哑口无言,对啊,他忘了这茬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