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千八百四十七章 机会(1/3)

第1848章 机会

正院,西次间。

舒舒正在跟孙氏说话,慧姐儿坐在孙氏下首,身边的小几上摆上了饽饽拼盘。

舒舒让了,慧儿就起身谢过,捡了个江米条吃了,就不再伸手。

这是规矩极好的小姑娘。

孙氏这里,十七、八年岁,透着书香气儿。

同样是包衣,曹家是满化,孙家还是汉俗,教养出来的孩子也安静腼腆。

舒舒不由纳闷,道:“听说你刚记事儿就随父母南下,是在广州长大的?”

那不应该是宝琴似的性子,怎么瞧着更像是汉家闺秀?

之前孙氏还跟小椿探问过差事之事,这样出格的行事,跟这秀气的外表不相符。

粤海关,就在广州,康熙二十四年设立,挂在户部衙门下,可选用的官员都是内务府出身的候选官中选任。

孙文成被曹寅保举为杭州织造前,就在粤海关当差。

孙氏点头道:“奴才父亲是三十年补的缺,奴才当时比慧姐儿还小两岁,因道路遥远,后头就一直没有回过京城,也算是在广州长大的。”

舒舒原本想要问问如今的广州是什么样子,洋人商船每年过关的数目,可是瞧了孙氏笑不露齿的行事做派,就不像能四下里转悠的。

她就望向慧姐儿,没有将她当成小孩子,而是当成大孩子。

“慧姐儿,你父亲应该给你说了,我跟贝勒爷在给大格格选伴读,明年就要在贝勒府里设个内学房,不过因大格格年纪小,前两年多是半学、半玩,也会请相应的先生教导,你愿意给大格格做伴读么?陪着大格格玩耍,跟着大格格一起学国语跟蒙语?”

汉人规矩,是男女七岁不同席;旗人规矩,是小孩子,不分男女,十岁留头。

这就是个分水岭。

慧姐儿现在八岁,还不到要避外男的时候。

所以这内学房设立,丰生跟阿克丹也会在里面一起,等到六岁时候,兄妹几个再分开。

慧姐儿起身道:“福晋,奴才愿意给大格格做伴读,奴才听说京城在旗人家的男孩都能读书,有佐领学,还有旗学,奴才也想读书……”

舒舒想起了曹格格,十来岁的年纪跟着进京,就已经透出聪慧,并不是不谙世事的少女。

慧姐儿今年八岁,两年前随父进京,在那之前,生活在江宁织造府。

曹寅子嗣艰难,儿女明显是一体教养的。

小姑娘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想要跟男孩儿一样读书,也就不稀奇。

慧姐儿虽丧母,可是有父亲的关爱,看着纤细灵巧,说话清晰明了,性子大大方方。

舒舒就点头,很是和气,道:“那年后就试试,要是习惯,你就陪着大格格读书;要是不习惯,也没有什么,你们差着岁数呢,到时候让你父亲再给你单请先生。”

“嗯,嗯……”

慧姐儿点头,重新坐了,安静听两人说话,眼神并不四处乱瞄。

舒舒忍不住又看了一眼。

这才是骗人生女儿的模板。

想要给小姑娘拾掇衣裳,换衣裳玩儿。

慧姐儿察觉舒舒看自己,也并不扭捏,反而抿嘴浅笑,露出一双梨涡。

由女及母,曹顺的原配相貌不会差。

舒舒望向孙氏,只是清秀罢了。

她想起了孙氏提及想要当差之事,不知道改了主意没有。

小椿明年要照顾肚子里这个,她这里确实缺人手。

舒舒就吩咐白果道:“带慧姐儿去宁安堂给阿牟请安,再叫膳房预备些饽饽送过去。”

白果应了,领了慧姐儿下去。

“听小椿说,你问了她府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