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六百七十一章 三杯相敬 极尽畅快(3/4)

得亏一旁的礼官及时拦阻了满宠,不然不晓得满宠这把老骨头跪下去后,还能直的起来不。

在听到满宠的推辞后,刘备却并没答应的意思。

“满君,今日封赏岂为君乎!

千金买马骨之事,满君难道不知?

今日朕为燕昭王,而卿为郭隗也!”

刘备之所以要对满宠以如此重大封赏,最重要的目的不是在于他看重满宠的才能,而是他看重满宠在曹魏境内的影响力。

满宠在曹魏任职数十年,他的门生故吏不知道有多少。

若大汉能对满宠不计前嫌重赏,那么定然会引起满宠门生故吏的好感,从而让他们自发地在曹魏境内宣扬大汉的这番举措。

只要满宠在大汉受重赏的事在曹魏境内传开,随着时间的推移,就会渐渐引得越来越多的人心向大汉。

这一举动,也能从根本上瓦解曹魏、孙吴两国士民对大汉崛起的恐慌。

毕竟之前死在糜旸手中的曹魏重臣不少。

虽说那些都是该死之人,可要是不采取相应怀柔措施的话,这样的事很容易被曹叡利用,被引导成大汉不会放过任何一个背叛过大汉的人。

一旦这种观念在曹魏臣民心中深种,将来大汉的统一战争会直接难上一个档次。

为了大汉的统一,重赏满宠,将满宠当做怀柔的典型,是刘备必须要做的事。

说完这番话后,刘备见满宠还脸露为难之色,他便明白了是何缘由。

于是他接着对满宠说道:

“卿可是顾念家人?

卿大可放心,在卿成为大汉三公后,朕自会派出使者为卿将家人接回大汉。”

说完这番话后,果不其然满宠连忙就躬身拜谢刘备道:

“臣多谢陛下。”

一句多谢,代表着满宠应下了大汉的司徒之职。

其实满宠之所以方才不接受刘备的封赏,绝非是他淡泊名利。

若真完全淡泊名利,他早成一块墓碑了。

满宠是在担忧当他成为大汉司徒的消息传回曹魏后,他的家人会遭受魏军的屠刀。

眼下刘备肯对他做出保证,满宠心中的担忧自然消失,成为大汉的司徒对他来说反而是一件求之不得的事。

当然最重要的是,满宠认为刘备是能做到这一点的。

就不说以大汉当下的国力,在外交处于相应的优势地位。

就说南郑及北伐两场大战,汉军俘虏了众多的魏军,大不了再开一次交换人质的行动就是。

在满宠应下刘备对他的封赏之后,内侍继续念出了一份不一样的封赏名单。

这份封赏名单上存在的名字,俱是那些已经故去,但在生前却为大汉立过大功的臣子。

而在那些臣子当中,刘备最心疼的就是庞统。

“士元!”

虽说法正也在这份名单中,可法正是自然病逝,且他生前也有着十分辉煌的功绩。

但庞统不是。

出师未捷身先死,是今世庞统的最佳写照。

“论王霸之馀策,览倚仗之要害,吾似有一日之长。”

每当想起这句当年庞统向他自荐的话,刘备就感觉到心痛不能自抑。

当年庞统要不是意外身死的话,想来今日以庞统的才能,他早已成为了大汉的三公之一。

刘备是个不喜欢遗憾的人,于是他在封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