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121章 新天赋(2/4)

“你真不懂啊?反正是干杯的意思。”阿贝卡用狐疑的眼神看着陈星说。

不怪她疑惑,陈星的发音太正统了,不像一个对法语不懂的人。两人顺着公园里的小路往前走,卖花的小姑凉也多了起来。

这条路上有很多游客,从各种交通工具上下来准备去埃菲尔铁塔的,或者从铁塔回来的,都会走这条路线,人来人往,而且偶尔还能在这条路上看到些热闹。

比如,忽然就有人跪下了。不是朝拜的五体投地的跪,而是面向女友单膝跪。

这么浓重,显然是在求婚。陈星这一路上已经看到了两对情侣成功了,其中有一个男人是临时起意的,他没带戒指,但女孩依旧很感动的接受了求婚,周围响起一片掌声。

陈星拍了两张照片。他觉得带没带戒指都无所谓,如果有一个女人愿意和你来巴黎,那就一定也愿意接受你的求婚。

阿贝卡却在吐槽男人太大意了,戒指都不带。在欧洲,求婚的时候必须要送出一枚结婚戒指。

结婚后女性要把戒指戴在无名指上,这种传统就是从欧美流传过来的。

她们会一直把结婚戒指戴着,无论什么情况都不能取下来,是不是钻石的都不重要,或者说大部分的结婚戒指都是不镶钻的,因为这样做家务的时候会很不方便。

阿贝卡和陈星解释了欧洲国家的婚姻文化。陈星一边听,一边问,感觉在重新塑造三观。

欧洲的其他国家先不说了,至少他在阿贝卡这里了解到的巴黎人婚姻传统,都和国内所谓的西式婚礼完全不一样。

戒指是婚姻的象征,不取下来象征着婚姻的至死不渝。有实力的人自然可以购买钻石戒指,但钻石的价值甚至不如在戒指的内侧刻画上双方的名字来的浪漫。

甚至他们不拍婚纱照,顶多在婚礼之前拍摄几张订婚照。阿贝卡还指着在远处铁塔下拍摄婚纱照的人说道:“看,如果在巴黎的任何地方见到了这样的人,不用想,就算是近视眼也能猜到他们来自亚洲,而且大部分是华夏人。”

“……”

“这就是文化的差异吧,也不是所有的华夏人都是这样,我就比较喜欢传统的婚礼,我们国家的传统婚礼穿的是大红的婚纱,凤冠霞帔,也非常漂亮。”阿贝卡点点头,笑着说:“当你的导游还能知道不少华夏的知识呢,上个月我也接到两个来自华夏的游客,他们很少和我说话,经常都是我们说话,他们只顾购物和点头。”说话间,他们又到了埃菲尔铁塔下面,两人之前见面的地方。

阿贝卡说道:“我们要不要上去看看?”

“一会儿吧,我先合个影。”陈星拿出手机调到拍摄模式,出于本能的在广场上找角度。

阿贝卡问道:“需要我帮忙拍摄吗?”

“不用了。”陈星发现如果要合影,最好还是在刚下地铁的那一段路,在那边可以拍摄到铁塔的全景,而走到铁塔下面来就只能拍摄局部了,想到这一点的陈星又带着阿贝卡往回走了一点,到刚好能拍到全景的位置。

他们还在那条有很多人求婚的林荫路上,两边都是树叶,但冬天的树叶并不密集,可以当成中景。

这样照片就变成了陈星的近景,树叶的中景,埃菲尔铁塔的远景……系统没有要求陈星要把合影拍得多好看,只能说陈星这完全就是出于对摄影的严谨,这才对这张手机照片都这么精益求精。

以人作为近景是很难的,如果在网路上能找到这种照片,并且很和谐的话。

那其中的人肯定也很好看……【拍摄一张和埃菲尔铁塔的合影】【年轻人自有年轻人表达爱意的方式,简单,激烈,一意孤行。

活得讲究的人往往比别人多了一个叫做执念的东西,为了这个执念,即使他受到了爱情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