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百四十五章 嚣张的方七佛,宣读圣公军令(1/4)

第一百四十五章嚣张的方七佛,宣读圣公军令

刘豫恳求道:“扔下吾等在此,是何意?请杨将军护送吾等,到敌军营盘前吧?”

杨志一笑,道:“赵官家给末将的旨意,就是护送三位招安使者,距离方腊匪军营盘前的安全距离处,便不用再护送了。不然,会引起心动敌军,误以为末将率领骑兵劫营。”

“三位大人保重,速速去往敌军大营,奉官家圣旨行招安之事吧!”杨志又命令道:“袍泽们,弯弓搭箭,做好准备,若敌军敢动三位大人分毫,我等了拼命也要为大人报仇。”

张邦昌、刘豫、刘麟看看了三百余名骑兵弯弓搭箭,对着他们三人,这分别就是不为了保护他们啊,而是强行地逼着他们徒步入方腊大军的营盘,防止他们半路改变主意不愿去下达招安诏书而跑路!

三位招安使者,被杨志强行逼迫着,无奈之下,只能愁眉苦脸,心中惧怕万分,每人都举起一沓招安诏书在头顶上,以示没有带武器利刃,缓慢的走向方腊大军营盘前。

张邦昌、刘豫、刘麟三人,边走边高喊道:

“莫要开弓放箭,吾等奉大宋皇帝赵官家圣旨,前来你军营中,要面见你军首领方腊,详谈朝廷诏安之事。”

负责警戒于方腊营盘前的义军将士,借着皎洁的月光,看到迎面走来的三位分别穿着朝廷命官的紫袍、红袍和绿袍子。

在确定了来者皆是朝廷的文官,没有带武器,还都双手捧着诏书举过头顶,对他们没有什么威胁后,便做好防备,让张邦昌、刘豫、刘麟来到了军前。

张邦昌立即按照赵官家的命令,将手里捧着的招安圣旨,分发四周的义军将士……

“这是纸上写着是什么?”很多不识字的义军将士接过张邦昌递来的招安诏书,疑惑地问道。

张邦昌立即回答道:“此乃我大宋皇帝赵官家亲定的招安义军诏书……”

张邦昌高声地读起了招安诏书的内容……

义军军营前这上千名当值守夜的兵将,听到后面露出复杂的表情。

很多心里馋着赵官家许诺的高官厚禄,但是,他知道圣公方腊对于义军中的逃兵处置手段的极其残忍。

方腊所部抓回逃兵后,绝对不会只是斩首那么痛快的处决方式;而是在全体义军面前,对逃兵或是叛逃者进行诸如凌迟、五马分尸、点天灯、剁成人彘等令人闻而生畏、观则胆战的残酷极刑。

这也在很大程度上,震慑住了刚刚起义不过半个月的义军的军心,让那些跟随起义军打州县的兵将们不敢心生半点背叛之意。

而此时,刘豫和刘麟父子,却多了一个心眼;心中暗想赵官家的招安条件有些过于苛刻了,虽然这招安诏书所写着对起义的兵将们既往不咎,甚至对主动弃暗投明的义军将士还可以封官赏钱,但是,对义军首领方腊还要治其煽动乱民造反之罪。这就会把狗逼急也会跳墙咬人的。

因此,在刘豫和刘麟父子看来,如果像张邦昌那样听从赵官家旨意,见到方腊义军的将士就发招安诏书,那么,等到见到了义军首领方腊时,还能有好果子吃吗?

故此,刘豫和刘麟父子没有敢向义军兵将发放一张招安诏书,也没有敢多言一句。

此时,张邦昌手里的招安诏书已经都发完了,他扭回头看到,刘豫和刘麟父子没有按赵官家旨意去发放招安诏书,便问道:

“二位招安副使,为何不遵赵官家圣旨呢?”

刘豫心中骂道:“张邦昌,此一时彼一时,如今你在方腊大军之中,还敢拿官家来欺压我吗?”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