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百零六章 天生神将已陨落,中兴四将未跃升(1/3)

第一百零六章,天生神将已陨落,中兴四将未跃升

如今,在赵吉原主宋徽宗时期,北宋的朝政和军政,腐败得如同参天大树,已被蛀空成了一根参天朽木。赵吉要御驾亲征方腊,不但能用实战操练大宋的兵将,也能使自己至于过早地陷入温柔乡中不能自拔……

思虑至此,赵吉提笔在御用宣纸上亲自写下圣旨……

圣旨的内容大意就是:

调监军西北的知枢密院事大宦官童贯南归;

童贯领枢密院事,改任江、淮、荆、浙路宣抚使,临军东南……

遣西军中曾大破过西夏军的承宣使、保信军节度使、马军司副都指挥使刘延庆,携其次子【领防御使】、郎延路兵马都监刘光世,抽调大宋西军一万名能征善战的兵将,由童贯监军,火速南下,去往杭州,准备剿匪……

赵吉对内侍宦官命令道:“交给传旨宦官,将朕亲笔写的这道圣旨,用八百里快马加急,送往西北军营宣旨于童贯、种师道、刘延庆、刘光世。并令童贯、刘延庆、刘光世听旨后,立即南下。”

“小奴遵旨。”内侍宦官手捧圣旨,退下交于传宦官去了……

赵吉之所以要用童贯、刘延庆、刘光世率领西军中的一万骑精兵南下准备去征方腊,原因就是他这个穿越者,是知道在真实的历史中,也是这几位作为主将,把横行东南的那场声势浩大的方腊起义给剿灭掉的。

童贯至今领兵已经十四年,特别是他与如今北宋作战能力最强的西军各层将领关系处得都非常好。大宦官童贯在军中向来有威望,让他来作临军,能协调好军中各部。

至于身为北宋六贼之一的童贯,赵吉觉得他暂时还有用,那么就先留着童贯在征方腊发挥他最后的作用吧!

客观地说,临军、领军十四年的童贯,除了贪财、与蔡京勾结之外,在之前的征西夏的战役中,他还是有功的。

期间,童贯唯一重大指挥失误就是,在去年的宣和元年三月,童贯强行命令、逼迫素有“天生神将”之名的西军名将刘法,出战西夏军,导致刘法战死。

刘法是谁?赵吉记得,刘法是河中府人,北宋名将,有“时论名将必以法为首”之说。

刘法扬名于危难之中,长期征战边塞,成名于宋夏战争,身经百战,被敌人称为“天生神将”,对北宋进击河湟起到重要作用,官至北宋熙河经略使。

在赵吉的原主宋徽宗宣和元年(公元1119年)三月,童贯命已任熙河经略使的刘法,率兵攻打西夏统安城(即青海割牛城),刘法认为西夏军虽经宋军重创,但是元气未伤,贸然出兵深入敌腹地,胜算不大,不愿冒险进兵……

彼时,知枢密院事、临军西北的童贯,急于建立更大的军功,便以权力威之、用言语激之,迫使刘法率部出征……

刘法没有办法了!他只好按童贯之命,率部贸然出兵深入西夏军腹地,结果,遭遇敌军重兵围攻……

刘法率部力战不敌,他在突围途中坠崖,双足折断重伤,被西夏军杀死了,北宋末年一代名将陨落……

最可气的就是,此战之后,童贯将战败的罪责,推卸给刘法,说刘法指挥不利……

这事,就发生在去年的宣和元年,留在赵吉原主宋徽宗脑海里的残留记忆,却不知道大宋天生神将陨落的真正原因,还只局限于知枢密院事、临军西北的大宦官童贯所写奏报中阵述的假相------熙河经略使刘法率兵贪功冒进、深入敌腹地,攻打西夏统安城之战中,刘法指挥不利,战死而亡……

因此,一代名将战死沙场后,没有得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