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七二零、人有散时曲有终(四)(1/3)

“这里便是我们华夏朝太皇的故居了,当初太皇就是在这里,训练出无敌的虎卫,平贼定寇,开始他波澜壮阔的征程!若没有太皇在这里的基业,就没有如今的华夏,也没有我们五亿三千万的华夏子民!”

导游拿着一个电喇叭,指着细柳别院向众人介绍道。此时已经是华夏三十年,离崇祯五年俞国振开始自己的事业时起,整整过去了五十年,就连俞国振退位太皇,也已经过去了六年。

华夏的人口,在三十年中翻了两翻,托医疗水平提高与营养丰富的福,母婴死亡率大为下降,当初的一亿五千万人,现在已经多达五亿三千万,其中居住在华夏本土大陆的,大约是四亿,居住在东南群岛诸省的,约有一亿,尚有三千万,分布在从美洲西岸到非洲东岸的广阔区域里。

跟在导游后面的旅行团人数约是三十个,在细柳别院象这样的旅行团,每天至少要接待上百个。旅行团的成员也有老有少,年长的戴着花镜的一对老年夫妻发丝如银,不过他们的感情却是相当好,老人总是牵着老妇的。

“崇祯五年,也就是五十年前,因为太湖中的水匪袭击,上皇第一次带着部属出战,那个时候,上皇才虚岁也只有十六岁。”

“大家可以看看,这座细柳别院规模其实不大,一进来之后,最惹人注目的,就是这里的艹练场,你们还可以在艹练场上看到黑色的火烧过的痕迹,那是张献忠三次烧毁细柳别院留下来的……”

导游开始会声会色地讲起当年的战事,从清剿水匪到与张献忠的三次会战,虽然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些都是他们所知道的历史的一部分,但导游还说了一些细节,让人仿佛穿过时空,回到了那个时期。

银发的老妇抬眼看了老头一眼:“当时情形真如此?”

“呵呵,导游么,柳敬亭的弟子,总有些吹嘘。”老人微笑回答:“也没有这么惊险,倒是如是当年遇着了一些事情,她身子骨弱,如当初大冬天里落水也有关系……”

人一老了,就容易回忆当年往事,老人说到这里时,便有些神思驰荡。老妇浅笑着看着他,足足过了几分钟,老人才回过神来:“啊,落后了,咱们得赶几步,莫要被抛下了。”

“只有你抛下别人的份儿,现在也尝尝被别人抛下的滋味,有何不可?”

“话可不能这么说……”两俩口斗着嘴,紧了几步向导游那边追去,虽然白发苍苍,但他们的身体却很好,小跑几步也不气喘。

“华夏十七年,首辅将岸上任之后,朝廷大力推行旅游、文娱,当时尚未退位的太皇首先响应,将重建之后的细柳别院捐出来,充作博物苑,让百姓参观。如同咱们华夏所有博物苑、自然景区一般,这里收的门费,仅是象征姓的一枚银元——也就是现在我们所使用的一元纸币。”

“当然,既然成了博物苑,我们除了可以看到当初太皇生活起居的地方,也还可以看到咱们华夏朝的重要历史事件展……诸位请随我来,出了细柳别苑,在后边大伙还可以尝到最正宗的新襄卤煮,这可是不能错过的美味。”

在细柳别院后方,是一处平房建筑,进去之后,便可以看到是一处很长的回廊,回廊的墙壁上用玻璃橱窗展示着华夏朝从建立到如今的一些重大历史资料。其中既有实物,比如说华夏朝在初年与罗刹人争夺北溟苔原时缴获的哥萨克马刀,也有模型,比如说在分割英吉利时立下赫赫战功的华清号蒸汽铁甲舰的一比五十实体模型,当然也有大量的图片,特别是在华夏十六年以后,大量的照片从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