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四九零、异乡喋血招怨魂(二)(1/3)

当初为什么要建这么大一所学堂,不就是为了让更多的孩童入学么。

俞国振做过调查,南沙村附近有六个小村,规模大的,比如说李守仁所在的村子,有二百多人,规模小的如南沙村一般,彼此之间,都是联姻,亲戚关系极为复杂。

入学的孩童不但不要交钱,而且还管一曰三餐,这对于附近穷困的农民来说,已经是难以想象的优待:这等于是别人出钱出米帮他养儿子!

而他们要付的代价,仅仅是家里少个放牛割草的小劳力——更何况放学之后,还是可以放牛割草的嘛!

李守仁是第一个,以后会有更多。

“我这学堂是为南沙村办的……”俞国振倒没有急着答应。

“小人家的小子可以送到他姑家。”李守仁飞快地道,农民从来不缺这样的小狡猾。

“这个却是不行,毕竟不是南沙村的人,我学堂里可是免费三餐,总有些不好,而且你们村子离得远了,路又不大好走,一大早要赶来上学出艹,小孩子不方便啊。”俞国振又道:“路泥泞湿滑,摔成泥猴一般,你们当家长的也心疼对不对。”

“小人……小人回去便请全村一起修路,自河中捞沙,铺平这条路!”李守仁想了想:“不过,若是如此,小人村子里的孩童……是不是都可以来此?”

“路通之处,便可来此!”俞国振许诺道,不过旋即,他补充了一句:“须通砂石路,泥路不成,另外路两边不得有芭茅杂草,免得藏着蛇兽害人。”

俞国振想象中的路,可是和这些村民想象中的路是不一样的,符保和李守仁对望了一眼,笑嘻嘻地都应了声。他们的笑声中证明他们心里还有别的打算,但此时俞国振并没有发觉。

事实上,在十天之后,当俞国振看到那延伸到南沙村的“路”后,险些没有气乐起来。

这条“砂石路”确实是由砂石铺就,只不过路宽只有一尺,而且所谓砂石,也只有极薄的一层。

“老爷,这条路真好走了。”见俞国振的模样,李守仁还专门在路上踩了踩:“老爷,不骗你!”

俞国振有些无语,好吧,两个村子的村民,花了十天时间,修成了一条一尺宽、半厘厚的“砂石路”,只要一场小雨,就会完全不不见。俞国振怀疑,他们百来号劳力,是不是就挑了两三担河砂到这路上,然后拿扫把扫扫就算铺成了路。

“首先,孩子我收下了,包吃,不会象你们一样,短斤缺两,拿指头大的小馒头凑数。然后,路不行,得返工,我会请人来教你们怎么修,你们出工,谁家不出工,或者出工不出力,他家的娃儿,包括他亲戚家的娃儿,便不准入学。现在是十月二十四曰,我要在明年二月之前,将这路修好来,我只派技术指导,不会派人来给你们修路,砂石之类,也由你们自己从山上河里去刨。你们可以和周围村子说好,凡是想送孩儿来入学的,都得修路!”

砂石路是起码的,俞国振不想担当救世主,他要当的只是一个引路人的角色,因此,他不可能将所有一切都包下来,哪怕他有这个能力。象一个区区的昌化县,连一万汉人都没有,俞国振完全能负担起他们的全部,以此换取他们在建设上的配合。但俞国振深知,别人给予的东西永远不会珍惜,只有付出劳动代价换取的,才真正属于自己。

虽然他现在控制着会安、新杭两个大粮仓,其中会安开发得早,有良田八十余万亩,新杭开辟得稍晚,也有水田四十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