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0715章 洛阳城百家争鸣(2/2)

刘芒有志于再创春秋百家争鸣盛世,命范仲淹在洛阳城内外,创办数座学馆。

这几年,刘芒向多位名师讨教,提升自身能力的同时,也领悟了一个道理。

无论多么伟大的人,也有其局限性。

譬如孔子,堪称圣人。但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也难免有其局限的一面。

而流行的经学,本质是积极的,但由于传承者的局限,各门各派学说,各有利弊。

继承传统学说,是去伪存真、去糟粕留精华的过程。

而要想真正做到这一点,要让社会向着积极的方向快速发展,唯一的办法就是,广开言路,再创春秋时期,百家争鸣之盛世。

刘芒命范仲淹,请来大批饱学之士,开馆讲学。

曾教导过刘芒的颜之推、郑玄、王通以及二程,都陆续开馆讲学。

刘芒招募的学者中,只有黄宗羲,没有公开讲学。

黄宗羲的思想,太超前了。不仅世家贵族难以接受,便是当世百姓,都很难接受他的思想。

不让黄宗羲公开讲学,也是为了他好。

他的超前思想,若是公注于众,不是他被听众骂死,就是听众被他气死。

还是让他留在藏书阁,博览群书,偶尔给刘芒开开小灶,一对一辅导,也就够了。

郑玄等经学大家,每个人都有很多崇拜者、追随者。

而更多的青年才俊,更愿意游走于各个学馆之间,听讲不同的思想。

而这,正是刘芒创办学馆的初衷。

……

除了经学大家的学馆,刘芒还命范仲淹组织兴建了百工教坊。

百工教坊,占地面积极大,这里不讲经史,而是讲授杂学百科。

这里,对所有人开放,不分贵贱,不收学杂费。

刘芒招募的很多特殊人才,都定期来此讲学。

教坊角落,叮叮当当的地方,是綦毋怀文的铁艺教坊。

最安静的角落,旁听者相对较少的屋子里,裴秀正在讲授绘图学。

让刘芒没有想到的是,贾思勰的农科,以及黄道婆的纺织科,来学习的人最多!

中华几千年来,农业始终被奉为根本。

贾思勰不仅能培育高产种子,还有一整套科学种田的理论。

农户们当然希望,自己的田地,能进一步提高产量。

每当贾思勰开讲,总是人满为患。甚至,远在并州以种粮为主的世家大户,都派人赶来听讲!

而由于刘芒在治下各地,大面积推广种植棉花,纺织业发展最为迅猛。

黄道婆的纺织课,吸引了从白发老妪,到十岁女童等各个年龄段的学生。

女人云集,纺车嘎呀,教坊里,时不时传来欢声笑语……

?(未完待续。)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