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三百八十六章 顺秦者昌,逆秦者亡!(七千字)(3/7)

“长公子。”

“复辟余孽之危害,天下何人不知?”

“可这儒家卷入复辟,却是不可自拔,如此丧尽天良之学派,留之何用?以往大秦的确想让儒家替朝廷教化世人,但儒家何曾恩念?儒家......天下嘴上说着民心即天心,可他想过人民生计吗?朝廷让他们为官,想让他们为秦开创兴盛文明,但儒家又是怎么做的?”

“不仅弃官而逃,更是大肆鼓噪复辟,这还算得上是治学之人?”

“儒家这分明是一只读坏了脑子的虎狼。”

“而且已为天下所不容!”

“儒家既不愿容于秦,大秦何以要继续容儒?”

“大秦可以给儒家一次两次甚至三次四次机会,但过犹不及,而且儒家的种种做法,已足以证明,儒家根本就没有念及过朝廷,如此不恩不义,丧尽良知,毫无底线的学派,大秦要之何用?只会为天下徒增恼事罢了。”

“而今若不对儒家赶尽杀绝。”

“等儒家借助地方余势,再次东山再起,继续鼓噪生事,只怕到时儒家对秦廷的抹黑只会更甚,到时诋毁、曲解秦政的谶语,只怕天下会沸沸扬扬,长公子,你固然不为所动,但底层民众难道真能区分?”

“此等恶风不禁,必国将无国。”

“此外。”

“士子修学皆从私门,必遭至国家之学不能立足。”

“今我大秦,业已别黑白而定,然私学之士依旧传非法之学,长此以往,大秦地方岂非又陷入到春秋战国之列,春秋战国战乱数百载,如此触目惊心之历史,长公子就不曾感到有些许胆寒和不安?”

“你或许会说儒生不过书生罢了。”

“但你又岂知天下大事竟皆生壮于书生?”

“书生的聒噪之力,谋划之能,战国之世,纵横捭阖,公子就真的一无所知?”

“我既为儒案处决之人,就理应要消除后患,不然任由儒家继续在地方滋生,早晚有一天会反噬朝廷,到时,天下会变成何样,就不是你我能决定的了。”

“公子为陛下长子。”

“岂能因小仁而乱大政乎?!”

“可是......”扶苏叹息一声,似乎想要辩解。

“没有什么可是。”秦落衡直接出声打断道:“诸子百家,在乱世时,的确是天下之百家,但而今是秦之天下,一切就当有所改变,他们若是为秦所用,则能继续位列百家,若是不能为秦所用,自当从世间抹除。”

“不过诸子先贤的著作却是能继续遗世。”

“但学派就大可不必了!”

“大秦很大,容得下上千万民众,同时,大秦也很小,容不下任何叛逆存在。”

“长公子可还记得我在士人盛会上所说,诸子百家已到了消失的时候,儒家只是第一个,但绝不会是最后一个。”

“以后的大秦将凝百家之所长。”

“成华夏之文明!”

扶苏深深的看着秦落衡,此时已一言不发。

秦落衡起身,负手而立道:“长公子,按理而言,我不当对你有所指责,但你这次的行为,的确失当,我早已将告示公之于众,天下万民也都知晓了此事,若因你而突然更改,天下又会如何看待秦政?看到秦吏?恐怕会认为大秦就是出尔反尔之徒吧。”

“你所为之危害,你当真没考虑过吗?”

“而且这次是我拒绝了你,若是换成其他官员,他们又岂敢拒绝于你?你这是拿朝廷的信用为自己的鲁莽买单,实在荒谬至极!”

“你一直为外人称道,说是什么‘信人奋士’,言语永远热血沸腾,永远的铿锵正义,但殊不知所谓正义并不一定就是对的,于儒家而言,长公子所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