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 飞天遁地,有什么稀奇?(1/2)
,如遇到内容乱码错字顺序乱,请退出模式或畅读模式即可正常。夏正阳吃了一惊:“三千年道行?” 本以为是个小妖怪,可以随手打发。没想到,还遇上了一个大魔头。 孽龙真有三千年的道行,夏正阳也未必是他对手。 杜忠贵也吃惊,说道:“原来一千多年前浮山堰的水灾,是这条孽龙制造的!这可不得了,要赶紧把这孽龙抓了,以免淮水下游重蹈覆辙!” 韩子佩对这段历史不熟悉,问道:“浮山堰水灾是怎么回事?真的死了那么多人?” 夏正阳点点头,说道: “当时梁国和北魏正在打仗,双方争夺寿阳城。梁武帝久攻不下,便接受了部下的建议,在淮水浮山峡构筑水坝,蓄水之后泄洪而下,洪水便可以直冲寿阳城,淹死北魏军民。 天坚十三年,梁武帝征举民夫几十万,开始构筑堤坝,直到第二年四月才建成。当时浮山堰规模巨大,长九里,高二十多丈,堤坝顶部宽五十丈,堪称天下第一坝。水坝建成,上游几百里土地被淹,变成一片泽国。 谁知道当年八月,秋雨迅猛,浮山堰堤坝全面崩溃,造成了一场灾难,十几万人殉葬。” 金光大师连连点头:“大真人说的不错,的确如此。” 萧萧说道:“只是这孽龙三千年的道行,也太可怕了。” 金光大师忽然一笑,说道:“孽龙的确修行了三千年,但是浮山堰事件之后,孽龙被天道惩罚,也是元气大伤,蛰伏千年不敢有任何举动。清朝雍正年间,孽龙曾经出水作恶,又被当时的吕道人重创。所以我觉得,大真人道法通天,对付孽龙绰绰有余。”如浏览器禁止访问,请换其他浏览器试试;如有异常请邮件反馈。 夏正阳闻言,说道:“原来吕道人当年对付的孽龙,也是它。” 雍正时期的吕道人,非常有名,据说他的师父紫阳真人,已经达到了地仙级别。他当时在淮水捉妖,据说已经过了一百岁。 但是吕道人没有将这孽龙斩除,只是将之重创,是一个遗憾。 杜忠贵看着夏正阳,问道:“法师,你现在的道行,跟当年的吕道人比起来,如何?” 夏正阳笑了笑:“我是后学晚辈,怎么比前辈高人?” 说实话,夏正阳没有跟吕道人比试过,他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胜过人家。 但是一百多岁的人,身上气血不足,还能下水捉妖,将孽龙重创,由此看来,吕道人当时的修为,恐怕在自己之上。 杜忠贵又说道:“吕道人修炼的功法,听说可以凝聚日光。他张开手,在阳光之下,手掌上就有日光凝结,然后吞服入腹。夏法师也是道门高人,不知道修炼的是什么功法?” 夏正阳说道:“茅山派的修炼,只有谷衣心法,别无其他。” 杜忠贵一把年纪,偏偏好奇心很大,又说道:“夏法师能不能表演一手玄功,让我开开眼界?” 夏正阳一笑,将自己手里的茶盏,向着茶壶口丢去。 茶盏有巴掌大,茶壶口却只有鸡蛋大。 很明显是放不进去的。 然而夏正阳随手一丢,竟然将一个完整的茶盏,送进了茶壶腹中! 然后,夏正阳将茶壶递给杜忠贵,笑道:“一点小玩意,杜老师见笑了。” 杜忠贵看着茶壶里面的茶盏,目瞪口呆。,如遇到内容乱码错字顺序乱,请退出模式或畅读模式即可正常。金光大师微微一笑,说道:“茅山道法,名不虚传。大真人随手献艺,也足可以看出道行深厚。” 杜忠贵在折腾那个茶盏,说道:“这是怎么放进去的呢?这不科学啊?还能拿出来吗?” 夏正阳笑道:“我只会将茶盏放进去,却没有本事拿出来。我跟金光大师求个赏,将这个茶盏茶壶,送给杜老师做个纪念了。” 其实夏正阳是可以将茶盏拿出来的,故意这么说,是逗杜忠贵开心的。 金光大师笑道:“大真人的吩咐,贫僧岂敢违命?茶盏茶壶本不值钱,送给杜施主雅赏,是它们的福气。” 杜忠贵很开心,果真收起了茶壶。 当晚,夏正阳三人就在报恩寺里留宿。 次日一早,三人在寺里吃了一些斋饭,在杜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