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二千三百四十二章 天有几重?(2/5)

你们!”

闻人升不屑一顾。

一时间,他觉得自己又回到了青春时代。

有人欺负自己就反抗。

不想那么多,也不瞻前顾后。

或许人年纪大了,想得就多了。

现在看看,年轻真好。

不过,话说回来,他一直都是18岁啊。

比年轻人还要年轻,嗯,那就没事了。

随后他一路回家。

然后那个自行车秀才,则是一路跟着他。

“看来是我输掉了,不过直觉告诉我,你没有那么简单,这样也好,正好合作制作自行兽。”

随后两人就开始在家忙碌起来。

主要是解决木质不够坚固,只能在城里的石板路上骑行。

一旦到了乡下泥泞路,就会出现大问题。

这木头很容易散架。

毕竟它不像两轮车,基座宽大,稳固性好,可以用更多木料来维持平衡和坚固。

它的设计就是违背平衡的。

“要改成钢管,”闻人升提出建议,“那样做自然是昂贵的,所以说可以换成坚韧的竹管。”

“竹子?”自行车秀才疑惑道。

“是的,竹子便宜还容易生长,而且还不容易腐烂,另外比较轻。”

“车架由竹子制成,包括上管、下管、座管、后上叉和后下叉……”

听着听着,自行车秀才两眼放光。

“这,这也太厉害了。”

“就是这轮子怎么解决?”

“轮子还是用竹子弯曲制造,这样的话节省成本,整体造价不会超过五钱银子,主要是人力成本。”

“而人力最不值钱。”闻人升摇头道。

对方听得很是激动。

如果只有五钱,那么即便只能用半年,相信也有人买。

主要是那些送货的,送吃食给大户人家的,需要用这东西。

一来用马车太昂贵。

用牛车太缓慢。

但速度慢了又会菜凉。

其实古代早就有外卖了。

就是给大户人家包月送餐。

或者是给衙门中人定期送。

县城自然是支撑不起来。

但是府城,省城,乃至京城,是大有市场的。

那里的市民阶层,对这东西的需求很大。

因为对这自行车的需求也很大。

很多人就是因为缺少便利的交通工具,不得不每天浪费几个时辰在路上。

有了它,就可以多赚钱。

五钱银子卖上一两。

一两的话,大城市的人,用上一年多,节省的时间就能赚回2两到3两。

自行车秀才很高兴。

他这才自我介绍道:“我姓高,叫高要。”

“赵,赵前。”闻人升说了说本身的名字。

“好,咱们合作愉快,一人一半,投入股份,最后平分。”高要兴奋道。

闻人升摇头道:“若是这样做,用不了半年,生意就被人抢走了。”

高要这才从兴奋中冷静下来。

是啊,别的不说,文举人会第一个来抢。

闻人升微微摇头。

封建社会的官吏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