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八十三章 第二(2/4)

,以极低极低地声音向身后的人说了句什么。

过了一会儿,她端了一杯水,推开门,轻手轻脚地走到了桌子边,双手端着水杯,停在了桌面上方。

徐容愕然地抬起头,似乎刚刚意识到她的到来,诧异地问道:“你,什么时候进来的?”

杨蜜瞧着他眼中的疑惑,皮笑肉冷地将水杯重重地顿在桌面上,道:“喏,给你倒的水。”

徐容先是瞅了瞅水杯,又瞧了瞧杨蜜离去的背影,最终,视线落在了笔记本上刚刚写就的一句话:人物本身脱离了人物应有的命运。

这杯水如果是小张同学、徐行或者宋佚三人当中的任何一个人端来的,他都不会意外,但是唯独不应该是杨蜜。

因为这很不杨蜜,犹如一个普通白领坐在别墅里为下个月的房租发愁。

他顺手的端起水杯,正要抿上一口,可是没到嘴边,他又止住了动作,他陡然想起昨晚的杀青宴。

这是在自己家没错,可是在不到十二个小时之前,他差点就因为喝了自己水杯里的水彻底葬送自己的职业生涯。

而促使他停下喝水的动作的,还有原先压在水杯下的一枚硬币。

他皱着眉头,疑惑地瞧着那枚五角的硬币,他记得之前桌面上并没有这个的。

他可以确定,这枚硬币应当是杨蜜刚才放的。

问题是,她给自己一枚五角的硬币做什么?

而门外,关了门的杨蜜突然感受到一股从未有过的轻松。

因为要给张晓斐当伴娘,最近一段时间群里的话题几乎天天都要牵扯到徐容。

在过去,尽管跟徐容交流不多,可是她总觉得自己是最能理解他的,除了自己,没有人能够理解他承受的压力是多么的大,活的多么的累。

随着最近对徐容了解的加深,她才逐渐发现,一切都是自己以为的,徐容平时的休闲方式很多,除了应付各种酒场饭局之外,骑马、滑雪、游泳、射击等等等等都是他平时消遣的方式。

她逐渐意识到,自己并非他生命当中的不可或缺,没有自己,他依旧过的很快乐。

这枚硬币,算是两人过去为数不多的牵扯,从今往后,就只是纯粹的同学关系。

而在房间内的徐容脑海当中也慢慢浮现出一幕场景,教室当中,杨蜜演一个乞丐,而自己站在她跟前,慢慢悠悠地打开了钱包,从中摸出了一个最小的硬币,递到了她的手中。

他捡起硬币,随手扔进了抽屉当中,作为一个保持内在经常活跃的演员,对于杨蜜的情感,他多少有所察觉。

可是这跟他有什么关系?!

将水杯放到一旁,他拿起笔,继续写道:

一个顶级的编剧、导演、演员的组合,或者说,一部必然大热的戏的创作团队应当是这样的,编剧在刻画人物的性格时,不应当简单直接的形容某个角色“聪明”、“睿智”或者通过他人称赞他的聪明睿智,而是应当给人物足够富于“动作”的规定情境,让人物能够在那种情况下,按照他的性格逻辑,做出“非这样不可”的事情来,这是优秀的编剧、优秀的剧本的必要条件,就像《毒战》当中,爆炸发生的时候,蔡添明毫不犹豫地抛弃了妻子和两个小舅子独自逃生。

这一行动不需要任何人来说明蔡添明的性格,但是每一个观众对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都会有最直观的判断。

但实际创作过程中,绝大多数编剧限于自身的水平,是不可能做到这一点的,强行为之只会导致剧情冗长拖沓,但也并非没有,如“孔乙己排出九文大钱”,这一规定情境下的动作不需要导演进行再加工,比葫芦画瓢就行,因为人物的性格在行动当中已经足够凸显。

正因为绝大多数编剧不够优秀,剧本存在缺陷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