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四十二章 懈怠(3/4)



老人听了,立刻地就摆了摆手,道:“俺年轻的时候在外边跑过,当年矿上的,都在那边落了户,俺住不惯,才回来的。”

徐容疑惑道:“为啥?”

“跟个鹌鹑似的,住笼子里,扑腾都扑腾不起来,真不得劲儿,京城更是没法去,俺谁也不认得,你要是不在家,俺连个说话的人没有。”老人缓缓地说道,“再者,在家吃完饭,往门口一坐,能跟街坊四邻说说话,另外西头咱不是还有块菜园,俺闲了就过去瞅瞅,种点菜,不比去京城当笼子里的鹌鹑滋润?”

徐容听了老人的话,心里头的兴奋顷刻间去了大半,他本来打算的好好的,等房子下来了,装修完了,晾一阵子就把老人接过去。

老人见他脸上的神情落下去一大截,温和地笑着,道:“原先你二爷给翻修房子的时候,俺其实就不太乐意,都住了几十年了,新地方住不惯,可房子实在太破了,梁都烂了不少根,要是不盖新的,说不定哪天真给俺埋下了,这不,才没拦着。”

老人晃了晃肩膀,将皮衣搭周正了点,道:“你咋想的,俺知道,新闻上都说你干工作拼命,说你是个疯子,俺知道你是穷怕了,一门心思想样儿百法的挣钱,可咱爷俩眼下这不过的挺得劲儿,就说你买这个大彩电,咱村里是头一个,就这都中啦。”

徐容点了点头,道:“嗯。”

老人看着他仍不痛快的模样,哈哈笑了两声,道:“你看你,咋出去跑几年还没跑出来,咱爷俩怎么说都不碍事儿,你跟人打交道,人要是没痛痛快快的答应,就是明摆着不同意,不过话又说到头里,也不能事事都顺着别人的性子来,该勉强人的时候,也别心软,想往上爬,总免不了踩别人的肩膀头,下不狠心就老老实实回来种地。”

徐容想了一会儿,也不再纠结,爷爷说的在理儿,他一年到头在家呆的时间真不多,老人去了,一个人孤孤单单的,连个说话的都没有,恐怕真跟他说的,笼子里的鹌鹑。

想通了之后,他笑着道:“那俺要是勉强勉强你呢?”

老人脸上的皱纹一整,道:“俺打不死你。”

“哈哈,俺就说说。”

老人又想起来一件事儿来,道:“你二爷家的叔,今年往这儿跑了五六趟,你等过完年,也过去看看,拜个年。”

见徐容不吭声,老人叹了口气,道:“出息点,爷们得把肚量放宽,不就是一二十年没来往嘛,多大点事儿啊,人低着头来了,咱们既然搭了把手,就把事儿做地道,甭管是图的什么,谁也保不齐让人搭把手的时候。”

“俺懂,俺又不是说咽不下去这口气,不然也不会带徐行啊。”

老人笑着点点头,道:“你说你能咽口气,俺信,可是还得学,得学会打碎了牙,和着血吞,人活着,总免不了遇到得连牙带血往肚里咽的时候,俺给你提个醒,真要碰到那样的事儿,绷紧嘴,别吭声,走着瞧就是了。”1

徐容听到爷爷说的头头是道的,笑着道:“爷,你说你要是当年没砸伤,俺是不是也得是个官三代?”

老人笑着摆了摆手,道:“哈哈,官儿个屁,你爷那出身,就没当官的命,要不是当年俺看情况不大对,花钱托人去当了兵,别说端起公家饭碗,早给人批斗死啦。”1

“你生的晚,那是没瞧见,当年大街里拿闸刀闸人的时候,你二太爷,吓的愣是趴房顶三天三夜没敢下来。”

徐容听老人讲过,他祖上四代可算不上清白,太爷爷是地主,这倒还好,关键是二太爷参了国*军,没上过战场,干的净是欺压百姓的买卖。

到了他这,生在新时代,长在红旗下,真要论起来,简直违背了祖宗。

徐容真没想到,自己不知不觉当中在家乡成了个名人,自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