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十六章 受教了(2/3)

谢夫人听得很仔细,很认真。这时候她望向小宝,问道:“小宝,你娘一直是这样教你的吗?”

楚清就有点紧张。给小宝当娘也没几天,再说人家小宝也没说认他这个娘啊。

小宝认真地点了点。谢夫人笑了:“嗯,看得出来,小宝一向乖巧有礼,是个有教养的好孩子。”

楚清偷偷松了口气。小宝,给你点100个赞,够意思!谢先生此时也赞同道:“有道理。具体的事例具体来分析,学生们才能做到知其所以然。”“是啊,‘外受傅训,入奉母仪’,学堂和家庭教育是不可分割的,应该‘家校共育’才好。即便家庭教育有偏颇或不足,先生也能及时纠正和帮助弥补,这样才能更好的培养人才。”

“家校共育,好,很好!”谢先生赞赏道:“袁娘子,你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啊!”先生啊,真不是我提的,现在小学里的家长会全是这些东西啊,有机会带你观摩观摩去。楚清心里暗想。小宝眼睛亮亮的盯着楚清。

“先生谬赞。”赶紧谦虚下。

“袁娘子,你认为,除了集体劳动,学生们还应该在学堂里到些什么呢?嗯……说的具体化一些。”谢先生活学活用。

“先生抬举了,”楚清做出不安的样子,“我一介小妇人,哪里懂得这些事情?”

“不必不安,”谢夫人伸手过来拍了拍楚清的手,和蔼的说:“你的想法很好,老头子也常跟我说,学生们的学问参差不齐,还不难教,难的是有些孩子的性子不好,眼界不够,再聪明也难以教出来。我们也经常讨论这些。”

老夫人这是让楚清放下戒备,敞开了聊。

楚清也不是做作的人,但是也不能不控制,刚才那“家校共育”就是说秃噜嘴了。不能按照小学家长会那套来说了,会让人觉得“非我族类”的。危险啊!那就说点眼巴前的吧。

“我觉得,现在连年打仗,可是科考却未停止过,这说明咱们皇帝陛下目光长远,认为培养人才不能耽误,咱们这几个村子也是好样儿的,再苦再难也要培养读书人,再穷不能穷教育嘛。”艾玛,又要秃噜。

“我是说,学堂里孩子们也一定学到了忠君爱国的思想。那就可以具体化地教他们如何忠君爱国。大的做不了,小的总能做。比如留意有没有可疑的人进了村子,比如如何不让陌生人套了话去,比如什么样的事情不能做,比如遇到危险……”楚清举着例子。

“关于忠君爱国,你认为什么样的事情是学生们不能做的呢,他们还是孩子?”谢先生要求再具体些。

“嗯,咱们是边城,离东伦国很近,两国交战,就少不了各国的探子互相探查,”楚清这是想起了白桦这些人。

“那就有可能探查到孩子们身上。吃不吃得饱啊,你家几口人啊,你们村在哪儿啊,你认不认识谁谁谁啊,可以带我去什么什么地方嘛……等等,这不都是可以泄露消息的地方。”楚清又举例子。

“如果做不到与人周旋,那么不跟陌生人讲话总能做到吧。不乱跑远让家人担心总能做到吧。”楚清喘了口气。想起孟懂来,挨了下戒尺就跑了,也不知道回没回家,半大不大的孩子,最是偏激、自以为是的时候。可别遇到坏人哪!楚清走神了。

谢先生在沉思,考虑楚清刚才说的话。确实,住在边城,不定能遇到什么样的事情。若是因为无知而累及家人、村人,真的是……

谢夫人给楚清倒上茶水,倒水的声音让楚清回了神。连忙起身致谢。谢夫人认真地说:“袁娘子啊,你刚才说的那些让我很是受教啊,培养子女,除了让他们吃饱穿暖,如何做人也是要一点一点教出来的。孩子小,不能为朝廷效什么力,但是管好自己不给朝廷造成什么麻烦,不给家庭带来灾祸,也是要好好教育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