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百九十四章:人定胜天(2/3)

明若想拨乱反正,就必须具备超前的眼界,悄无声息的布局,这般才能实现弯道超车,改造这个腐朽的大明。

“皇爷,孙阁老求见。”

殿外候着的宦官,小心翼翼的走进殿禀道。

“宣。”

朱由校正色道。

自提出特设内政部后,本在西山坐镇的孙承宗,就收拾行囊返回京城,开始他在朝的光辉时刻。

内政部的差事,孙承宗要负责好。

西山的整体发展,孙承宗也要兼顾好。

在朱由校的内心深处,孙承宗适合从战略层面,去制定和谋划相应发展纲要,具体要落实的细则,则由其他务实派负责。

倘若浙党出身的方从哲撂挑子不干,那孙承宗就是最合适的首辅候选人。

至于叶向高,当千年老二吧。

“陛下,好消息啊。”

孙承宗手持奏疏,走进殿内,难掩激动道:“治河巡抚左光斗呈递奏疏,开封和归德两府治下水患,初步得到平稳。

时下治河巡抚衙门,正积极征调地方青壮,负责加固河堤,等此次汛期结束后,就设法重整黄河大堤。”

“朕果真没看错左光斗!”

朱由校面露笑意,看着魏忠贤匆匆走去,去接孙承宗所呈奏疏,“黄河水患若是能解决的话,那开封和归德两府,将避免很多腌臜事。

这对下游的府县来讲,也是好事啊。

对了,朕着命内政部,先行筹建的赈灾总署,推进的怎样了?以后凡是惊动朝堂的地方灾情,皆由这个赈灾总署负责。”

“还在加紧筹建中。”

孙承宗作揖行礼道:“不过底层做事的吏员,都抽调妥当了,现在就缺几名主要的主官了。

臣这些时日,一直都在认真筛选中,若遇到合适的官员,会及时向陛下呈递奏疏的。”

自然灾害,在今后较长的年限内,算是避免不了了。

朱由校必须要未雨绸缪,从朝堂层面着手布置,筹建起应对赈灾处突的衙署。

最大限度避免层层盘剥,叫地方出现灾情后,能第一时间平抑下来。

“这件事情要认真对待,此外赈灾总署的吏员规模,要相应增加一些。”

朱由校接过魏忠贤所呈奏疏,对孙承宗说道:“关于这部分吏员的俸禄,直接从内帑这边拨发,告诉他们,认真当差做事,朝廷不会无视任何功绩的。”

“臣遵旨。”

孙承宗欠身道。

内政部也好,赈灾总署也罢,这里面所募集的吏员,无一例外,全都是士子出身,并且具备一定的基层经验。

这是朱由校为这些安排到西山、天津等地,在基层认真做事的年轻读书人,所谋取的一条晋升渠道。

以后做的事情多了,对维新派官员的需求,只会越来越多,朱由校必须提前筹谋好这一切。

“没有想到刘若愚、曹化淳他们,在此次处置黄河水患中,也做了不少事情。”

朱由校翻看着奏疏,瞧见左光斗所写,淡笑道:“能叫左卿写进奏疏中,看来刘若愚他们做的,是有益于灾情平抑的。”quai.c0m

魏忠贤、王承恩听闻此言,都露出些许的诧异,不过心底还是生出些喜意。

毕竟同为内廷太监的一员,能得到天子的赞许,那代表着一种认可。

“刘太监、曹太监他们,能在地方水患严峻时,不顾危险赶赴黄河大堤,的确是令人敬佩。”

孙承宗沉吟少许,拱手作揖道:“不过陛下,开封府治下一些人的表现,就显得太差强人意了。

这次黄河汛期,所出现的水患,若是溯本求源下,终究算是一场人祸,此事必须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