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23章 第23章裴秉元赴任(1/4)

夫子生辰后。

翌日大早, 开堂授课,阿笃裴少淮寻来,道是段先生找他问。

裴少淮进入夫子屋内时, 夫子正坐在轮椅,仰着头, 定定地望着吴道画的幅苍图倚山图,出了神, 思绪仿若飘入了苍山石岭中,久久不能拔。

裴少淮静候了片刻,等夫子回了神, 才作揖道:“夫子,您找。”

段夫子从副画中抽回目光,转向裴少淮, 问道:“吴先生乃高人逸士,隐居山林,轻易不会赠墨, 你是如何求得此画作的?”

画中取这样的意境,夫子岂会看不出吴先生的心?

便也说明,这幅画是吴先生真心诚意赠出——专程为他画的。

能让一位隐匿于世的高人, 诚心至此,不是易事。故此,夫子寻来了裴少淮。

裴少淮应道:“吴先生赠画,缘不在小子,而在夫子。”顿了片刻, 又道,“小子以为,好画赠知音, 恰得其处。”

随后,细细芒山观里求画程,说与夫子听。

裴少淮最后道:“小子只不费些腿足之力罢了。”

段夫子颔首,道:“你的心思,总比同龄人要通透早慧一些,你的文章亦是如此。你同窗三人,少津,忧其于冒进,言成,忧其贪欲玩乐,处人不慎……唯独你,为师似乎无所忧。”

夫子推着轮椅,靠近一些,又语重心长道:“为师惶惶,不知此事是好是坏,是喜是忧。”

何止是夫子惶惶,裴少淮此时也是惶惶,段夫子眼光果真是犀利毒辣,裴少淮在家人跟都未『露』出甚么马脚,却叫夫子看出了一二。他应道:“不知,即也是一种忧,夫子对小子还是忧的。”

他只能“生『性』如此”,贯彻到底。

夫子道:“善。”不再追问。转而继续望向幅画,思绪万千,情不禁,缓缓『吟』唱道:“此画应是——”

“一人一径一书箱,半世苍翠半世殃。生平五十听天意,犹知松盘骏山。”

一首诗词念完,目赤泪横。只不,这泪水并不苍悲,反倒是冲刷了段夫子心头的蒙尘,豁达了几分。

他与吴道素未谋面,心意却好似相连。

段夫子问道:“少淮,你以为,此画此诗,取何名为宜?”

“小子不才,以为取《苍松问天》为好。”

“善。”

……

段夫子既说,三个小子来年可以参加童试,然要开始教他做文章了。

“从,从未跟你提及八股文的起承转合,该如何破,又该如何去收,而让你随心所欲地去写,是怕你学了八股制式以后,理解不深,反倒遮住了己的耳目,被束缚得畏畏脚。”段夫子语重心长地解释,又道,“如今,你皆已打好基础,心智已开,然就要开始立规矩写文章了。”

于是,段夫子仔细同他介绍如何破题、承题、起讲、入题、起股、中股、后股、束股[1],好比是戴着镣铐舞剑,又带着三个小子重新温习遣文造句时,如何对仗工整、平仄起伏、引经据典。

最后,历届乡试、会试的科考文章拿出来,作实例,与他一同分析。

“缘何不状元殿试所作的文章?殿试,取的是见解、新意、主张,往往刁钻者,眼光足够犀利,落笔大胆,而获阁、天子的青睐。故此,若论精雕细琢,还数诸位翰林乡试、会试所作的文章,更合宜一些。”段夫子说道。

言外之意——你唯规规矩矩把八股文写好,通了面五关考试,才机会考虑殿试如何挥墨疾笔。

每日散堂以后,夫子都会留下课业,让他就四书五经中某言某句,写一段,翌日开堂,逐一点评。

淮津两兄弟、徐言成,基础打得牢固,很多学问都熟稔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