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160章 第 160 章(1/4)

世人以为, 钦天监之术玄之又玄,钦天监之官神神秘秘。

而在裴少淮看来,能入钦天监任职者, 皆是这世道里的能人也——他们不是占卜算卦、祈请天命而已, 钦天监之内, 人人皆可习写算、观星气,掌记天象、推算节气、制定历法,甚至动土木看风水,皆属于钦天监之职。

当天象有异、风云有变时,钦天监还有权密疏言事,直达天听。

能以日月之行、二十八星宿推定二十四节气, 以助农桑, 单是这一点就值得钦佩。

吴监正拿到裴少淮的生辰八字,略看了一言, 道:“寅月卯时皆属木。”想到眼前这位裴大人的名字,他又笑道,“裴大人的名字取得很是讲究。”

水能生木。

裴少淮作揖表谢, 吴监正既主动挑起了话题,他便多问一句:“此番南下,请吴监正提点一二。”

“不敢说是提点。”吴监正谦虚道, “不过, 有一天象,裴大人可以留意留意。”

“洗耳恭听。”

吴监正提到的仍是连年长冬一事, 他道:“日虚已久必生寒, 天寒不兴木,无木不成农。”

寒气南逼,对于天下小农而言, 无疑是致命的。

“裴大人生辰属木,是以,由北往南去是对的。”吴监正道。

裴少淮若有所思,久久未言,“天寒不兴木,无木不成农”,短短十个字,含义深刻,值得揣摩。

末了,裴少淮又作一揖,道:“谢吴监正提点。”

“裴大人客气了,今日只是就生辰八字略算一卦,裴大人听一听便好,无须当真的。”吴监正笑应道,回了一礼,这才领着孙儿离去。

皇宫甬道里,少年好奇,问祖父道:“祖父,方才那位年轻的裴大人,他也懂天相星气吗?”

吴监正摇摇头,应道:“他的本经为《春秋》。”春秋为史,微言大义。

少年又问:“那祖父为何同他说天象之事?”

吴监正同孙儿解释道:“往日我同你说过,读千年史,可观古今于须臾,观世间物,可知相生相克、运行规则。这位裴大人既读史,又遵行万物规则,理应能听得懂我的话。”

又言:“读史、格物,你若能习得这两点,日后掌管钦天监,便成了一半。”

“还有另一半呢?”

“悉读人心。”

……

吴监正才走不久,又有户部尚书马平诺找到裴少淮,户部准备上谏推行新政,马尚书想与裴少淮商议商议。他知晓裴少淮精通银币、税例之道,此番过来商议,无关官职高低。

马尚书先是递给裴少淮几页纸,上头写着户部打算推行的新政,裴少淮翻阅时,马尚书说道:“宝泉局锻铸银币、发行银币,三年过去,大庆南北两京和江南各府,银币畅然流通,已成了百姓们惯用的钱币。户部还曾派人前往九边关城调查,银币正在渐渐替换土银。”

又补充言道:“加之户部刚刚新修订鱼鳞图册,天下田亩归属何人,皆一一登记在册。如今朝廷各地粮仓皆满,国库银两充裕,本官以为,施行‘以银代税’时机已到。”

时机成熟,以银代税利大于弊——

其一,官府募收,官收官解,手续化简。原本复杂的税例科目化繁为一,账目清楚,方便征收、管理,可减少中间官吏克扣百姓、自丰腰包。

其二,银币收缴、运输便利,可减少漕运损失,也可避免运输途中粮食霉变。再者,以物交税,大量的物资运往京都国库,堆积成山,总是容易滋生各类事端。

马尚书又递过来几页纸,说道:“若论税例之道,当属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