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三百五十二章 封疆大吏(2/5)

世太平,诸位人家绵延,我家长存。」

这话已经说到底了,无需过多解释。

朱允熥相信这些人能够听得明白,而此刻站在他跟前的随行官员们,也确实是听明白了的。

朱允熥目光烁烁,幽幽道:「诸位,且珍重。」

在官员们还神识恍忽的时候,朱允熥已经是再次的拍拍了茫然的潘德善。

「今日便累潘卿,同孤一起用膳吧。」

说着话,朱允熥已经是轻步转过人群,往宝船最顶部的船舱而去。

潘德善目光闪动了一下,抬头看向已经走到了上层甲板楼梯上的皇太孙的背景。

他知道,自己的治河之策,这个时候大抵已经是得到了皇太孙的认同!

用膳,也必然是皇太孙要面授机宜,与自己定下这最后的治河之策。

潘德善当即亦步亦趋,想要穿过人群,追随上已经走到最上层船舱的皇太孙。

眺望台上,随行官员们脸色目光皆是复杂的注视着面带喜色的潘德善。

此刻,不论在场众人的官阶高低,皆是无声的对着潘德善拱拱手。

很复杂的集体行为。

并非单纯的只是无声的祝贺潘德善的一朝入眼。

整个船队停靠在了淮安府清河县往北的三义镇旁。

按照半个月前的地形,清河县和南边的淮安府城,算是南北夹击黄河和淮河入海河段的。

如今,因为上游发洪,洪泽湖扩地百里,湖面一路蔓延到了三义镇这边。

船队靠岸,一来补充水源,二来停船造饭,最后便是为了接受南北的灾情讯息和朝廷可能送过来的快报。

宝船顶层,观景最佳的船舱里。

朱允熥已经盘腿坐下,望着跟随上来,立身作揖的潘德善。

他伸手做了一个请的动作:「坐吧,孤这个人其实很多时候是不讲规矩的,只要事情能办好。」

潘德善点点头,却还是一步一步保持着礼仪,到了桉前姿态得体保守的盘腿坐下,两脚被藏在衣袍下,唯恐失了臣礼。

雨田在一旁为潘德善送来了茶水,且笑着低声道:「潘郎中且稍等,下面人已经去取今日的午膳了。」

潘德善点点头,侧身朝着雨田这位太孙府总管事拱拱手。….

朱允熥用了一口茶,举目望向窗外的百里洪泽湖。

「潘郎中以为,洪泽之局如何解?毕竟,自洪泽而上寻淮,涉及我家祖陵。」

潘德善颔首低头,眉头有些凝重。

大明朝的祖陵是不得不考虑的一个问题,很久之前在梳理黄河和淮河的关系时,他就敏锐的发现了这个问题。

「殿下,黄河水浊,淮河水清,洪泽水浅。一遇大水,黄河之水闯入洪泽,便有倒逼淮水的局面出现,也就有了现在洪泽扩地百里,逼走沿湖百姓,危及祖陵之事发生。

且一旦黄河泛滥,上游泥沙一路而下,必会堵塞漕运,运河河床淤塞河沙,朝廷、商贾、百姓难行。此次殿下坐船北上,至多行至徐州城外镇口闸便再难上朔,只能转为步行。

臣以为,若要理清黄、淮,则要分清主次,人分黄淮二河,筑大坝于清河县外,将黄河挡在洪泽之外,以淮水充盈洪泽,束水冲黄,冲刷河沙,并入东海。」

潘德善说了一番话之后,忽的停了下来,抬头望了一眼陷入沉思的皇太孙。

他悄悄的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

自己今天说的实在是太多了。

一杯茶很快就被潘德善喝进肚

子里。

随后,潘德善才再次开口道:「实则上,治黄淮两河,需要数道大坝及闸口,周边河道、河岸都需要修筑大坝、大堤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