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二百九十五章 功可封禅(2/4)

己面前的朱允熥:「若大明当真亩产二十石,我大明足可功德超越三皇五帝,大明亦可重启封禅!」

随着老爷子的开口。

朱允熥只见后面的一众官员,立马整齐挥袖,面色顷刻间变得庄严肃穆,皆是昂扬挺拔,随后仪态从容严谨,一丝不苟的躬身弯腰,合手高举双臂,盖过头颅。

「太孙贤明,觅得良种,社稷之幸,泽被黎民。万世功德,大明盛世无疆,丰收之日,大明足可封禅。」

封禅……

朱允熥目光微微一动。

很明显,眼前的老爷子和这帮官员,今天是听到了自己从夷商那边弄来了红薯种,大概也听闻了自己在上林苑监说出的亩产二十石的言论。

所以他们全都动容了,要亲自过来看一看,确认大明到底会不会出现亩产二十石的祥瑞盛况。

【话说,目前朗读听书最好用的,

便是如此。」朱允熥笑道:「这些年,有颇多欧罗巴之地的海商驾船东来。海上风波不定,多有夷商船队被毁,流落南洋诸多岛屿。

孙儿这一遭随军前往交趾道,也是偶然得了一本夷人海商的记载,方才知晓了有这些神奇作物。」

说完之后,朱允熥迅速的扫了在场众人一眼。

而后便又补充道:「只可惜,那记载之册年久,孙儿拿到手之后,只是翻阅一遍,就已经彻底粉碎。仓促之下,孙儿也只得记下如今那少许的悬赏之物。」

众人听到这般解释,不由的一阵齐声轻叹,为那些定然还没有被太孙记下的东西而惋惜。

詹徽则是沉吟片刻,皱眉轻叹道:「如此说来,倒也是我大明之幸。若那记载不被殿下发现,恐怕要不了多久也就化为尘土。如此想来,倒真的是天佑我大明,庇佑我中原之民了!」

朱元章则道:「所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合该是这个道理的。」

说完之后,朱元章伸手拍在朱允熥的肩膀上,眼中是止不住的满意:「你做的很好。」

朱允熥谦虚低调的颔首推辞了两句。

这时候随行而来的官员之中,这一两年一直都低调为官的户部左侍郎郁新,忽然跨过两三道地垄,到了朱允熥眼前。

只见郁新拱手作揖,沉声道:「敢问殿下,这红薯当真能亩产二十石吗?难道这也是殿下寻得的记载上所记?若是红薯入我中原,水土不服,亩产是否会受到影响。」

这才是关键的问题。

红薯的亩产到底能够达到多少。



其实在场大多数人心中,只要但凡这红薯的亩产能够有个六七石,他们就敢鼓动着皇帝去泰山封禅。

封禅是君王的最高荣耀和褒奖。

可同样,那也是对君王麾下的臣子们的褒奖和荣耀啊!

然而不等朱允熥开口回答,跟随在他身后的上林苑监监正袁素泰,却已经是在众人意外的目光注视下站了出来。

浑身泥土,穿着粗布麻衣的袁素泰,哪里有大明从三品大员的模样。

倒不如他就是这上林苑监衙门雇佣的一位老农罢了。

然而,袁素泰却是紧绷着脸,面色郑重的走到了朱元章和朱允熥面前。

「臣上林苑监左监正袁素泰,启禀陛下,红薯亩产绝对不会低于亩产二十石!」

一心想要喂饱整个大明朝的袁素泰,现在几乎很少能看到官样,说的话也是能怎么简洁明了就怎么说。

他说红薯能亩产不低于二十石,在场人心中便真的开始了期待起来。

毕竟,如今应天城外栽种的稻穗粒数超过百粒的水稻,就是袁素泰他们上林苑监弄出来的。

当初也是因为这件事情,原本小小的一个上林苑监衙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