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百五十一章 小日子过的老惨了(2/3)

前,拿着些有的没的事情要与他商议。

所为的不过是为了一个广结善缘四字。

夏原吉得知今年朝中要有大办陛下的万寿节,无力的张着嘴:“皇太孙,这事不会是您在陛下面前提出来的吧?”

依着陛下的性子,今年又是个多事之秋,无论如何也不会想着,要给自己的万寿节大办特办,还要办的风风火火。

那就只有一个可能,就是自家这位皇太孙的主意了。

瞧着夏原吉那一副随时都要眼睛一瞪一翻就要倒下的摸样。

朱允熥也不再与他逗笑,正色道:“放心吧,户部没钱,数着钱过日子的光景,不会再有多久了。今岁爷爷万寿节的一应开支,不用户部操心半分。”

“当真?”夏原吉心头一热,赶忙起身询问着。

回头方才反应过来,姗姗的露出尴尬的笑容,又默默的坐了下来。

朱允熥点点头,交代道:“这几日,维喆兄先将直隶驿站数目、人员、占地等详细整理出来,再将大明境内有数的驿站详细,也拿出来。这件事若是做好了,朝廷每年收益不下数十万两,更会成为一项惠及百姓的仁政!”

夏原吉闻声眉头一挑。

皇太孙要对朝廷下手了?

不仅仅是他,就连刚刚还在看戏的解缙和铁铉二人,也不由的看向皇太孙。

他们在朱允熥身边已经不少时日,哪里看不出这位年轻的皇太孙,对朝堂之上诸事,有着无数的想法。

朱允熥见三人都目露犹豫,知晓他们以为自己这个时候,就要动手,推动自古以来所有官员都畏惧和忌惮的两个字。

改革。

他笑道:“不过是为朝廷增添些进项,不会大动干戈,也不会与民夺利。”

解缙闻言,笑着附和道:“皇太孙仁厚,臣等也就放心了。”

朱允熥微微一笑,转口道:“既然是要替爷爷办万寿节,大明地方上的官员,依着时间大抵是赶不过来的。

直隶地方上要说一声,今岁就在京官员,余者不必入京,更不得送贺礼入京,凡是有违者,朝中自当下旨申斥,严重者,当交有司惩处!”

大办特办,办的风风光光,也不是说就要大明朝的地方官员都入京来。

解缙三人见到朱允熥如此安排,心中更是大定。

不然但凡是这等皇帝万寿节的事情,地方官员倾巢而出,沿途开销便要耗费朝廷无数的钱粮。

更不要说,这些地方官还要为皇帝挑选贺礼,这笔账终究是要算在地方百姓头上的。

只是这个时候,朱允熥再次转口道:“但是,如今我大明朝开国亦有三十四载。京中亦有不少外域番邦属国使臣,要与他们知晓,此番万寿节,他们要入宫来,要聆听我大明朝皇帝的谕令。”

这话题怎么又从驿站跳到了番邦属国身上去?

解缙三人再次目光无奈的对视了起来。

倒是礼部给事中铁铉,忽的开口说道:“说起来,皇太孙可能不知晓,那倭国这几日同时有两批使臣在松江府那边下了船上岸,算起来正是今日入城。”

大明朝前些年和倭国的关系很不好。

洪武初年,倭国更是将大明派去的使臣给杀了。后来,朱元章为了缓和东南沿海倭患,这才算是忍气吞声,再次派出了使臣,倒是没有再被干掉,但与倭国的关系也不曾有多少进展。

朱允熥也不曾想到,那小……倭国今年竟然排了使臣入京。

解缙和夏原吉两人则是不知倭国国内详情,疑惑的询问道:“两批时辰?这是为何?”

铁铉笑了笑:“听松江府那边说,这些年倭国国内不怎么太平,国内分成了两伙人,一直在争斗。”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