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387 VHS-2无托步枪与SS109枪弹(2/4)


但问题在于,这款枪是前世二十一世纪才出现的,在这个时空这个时间,世界上还没有这款枪。

硬要说类似的话,那当然也有,比如法玛斯步枪就很像。

以国内目前的工业水平,想完整的制作出-2无托步枪,恐怕有些困难。

当然了,完整体做不出,但这款枪的相关设计理念,跟基本设计思路还是可以用一下的。

而且简化一下,比如把一些用工程塑料的部分,像弹匣之类的改成金属制品,也不是不行。

最关键的是完整的生产工艺,比如枪管长短,膛线工艺,导气方式,还有一些人机功效的设计等等。

可以说,哪怕是一把技术含量相对较低的步枪,有些东西你没有详细的资料,单纯拿实物逆向工程,是很难达到原品水准的。

然而,有了这款步枪的全套技术资料,就简单许多了,剩下的,就是怎么利用现有生产条件跟工艺,去实现这款枪的生产。

说实话,在曹志强个人看来,哪怕是第一代的无托步枪,就设计方面,也比自家的95步枪更靠谱一点,95步枪虽然后来各种吹捧,但实际上讲,在国际上的声誉并不好。

当然,无托步枪其实都差不多,总起来都不如有托步枪,但现在不是没有好的有托步枪技术奖励嘛,当然有啥用啥。

因此,如果国内以后非要用无托步枪,-2无托步枪绝对是好东西。

更美妙的是,这款步枪在这个时空还没出现,所以如果自己国家先制造出来,哪怕是简配版,也一定会相当不错。

相对步枪,北约5.56毫米109型枪弹的生产工艺,就更加令人惊喜了。

这款子弹,目前也是刚研制出不久,其他倒也罢了,最重要的部分,就是这款子弹的发射药。

虽然国内此时早就掌握自产各种子弹的技术,但也只是有而已,距离好字,起码跟米国等北约国家还有一定差距。

这里面最大的问题,倒不是子弹壳的生产工艺,而是发射药的生产工艺。

曹志强记得他前世在网上看过一篇文章,分析过国产子弹的问题,主要就是发射药配方不行,导致子弹发射后烟多残留多,而且容易腐蚀膛线,导致国产枪械的枪管不耐用。

枪管耐用与否,除了枪管生产工艺外,还有一个很大的因素就是子弹发射药。

如果子弹发射药的腐蚀性比较强,那自然枪管就不耐用。

就目前来讲,北约子弹的发射药是技术含量最高的。

比如这款5.56毫米109型枪弹,其发射药配方就是一个绝密,拥有腐蚀度低,残留少等特点,是相当好的发射药。

除了子弹发射药,这款子弹头的生产工艺也很厉害,能够击中人体后破碎,给人造成更大的杀伤。

当然了,相比发射药工艺,子弹头的工艺就不值一提了。

而曹志强记得,国内子弹发射药,那好像是2010年以后才慢慢改善,在这之前光一个子弹发射药工艺,就跟北约国家相差甚远。

现在,有了详细的子弹发射药配方跟制作工艺,等于少走了多少弯路,减少了多少研发成本啊。

可以说,这款子弹的技术,至少在当下这个时候,正是我军最需要的技术之一,价值比那个无托步枪估计还大。

东西都是好东西,但问题在于,这些东西都太敏感了,不是他一个小老百姓能玩的。

正常来说,他应该把这些东西冯存起来,就跟之前签到的部分敏感奖励一样。

可问题是,如果不现在就把这些技术资料拿出去,好像又有点过意不去。

毕竟这两款武器,都是能提升国家军队实力的。

尤其是现在这个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