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四百九十九章 西进的脚步(2/2)

人没开口,皱着眉沉着脸,看样子也是不太想去西域的。

有钱了,谁还愿意冒险呢?

刘老七看看这个,又看看那个,叹了口气:“行吧,各人有各人的造化,你们不去,刘某自己去,咱们就此分道扬镳,我的份子谁愿意接手?降一成匀给你们。”

他准备自己单干了,有钱有货有人手,还有机会,飞黄腾达就在前面等着他呢。

刘老七选择向前,有些人选择观望,如他们一般的情况,在长安周边多有发生。

通商西域的帷幕已经拉开,贯通丝绸之路的大时代即将到来,汉人西进的趋势不可阻挡,刘襄听着锦衣卫打探到的情报,借此了解民间商贾的动向。

还不错。

繁荣的对外贸易,必将盘活大汉的商业,这事单靠他自己可完成不了。

“种地只能吃饱肚子,通商才能发家致富,这个观念要让大汉的百姓都了解才行。”他笑着嘀咕了一句。

“陛下,需要暗间在民间活动一下吗?”贾诩越来越适应情报头子的工作了。

“不用,这事需要慢慢发酵,等那些从西域赚了大把钱财的商贾回来,自然有眼红的,锦衣卫只需观察即可。”

刘襄想让大汉再次兴盛,却不想压榨百姓,所以要鼓励商业,宋朝有千般不好,但商业和制造业的发展,带来了庞大的财富,这一点是一定要承认的。

所以,汉人的强大武力,再加上宋人的豪富,会造就出什么样的怪物王朝呢?他想要看一看。

想要,引领一下,这样的时代。

来都来了,总要做点什么,本本分分的做个封建王朝的皇帝,那多没意思啊。

“微臣遵令,锦衣卫上下必然睁大双眼,支起耳朵,为陛下监察天下。”贾诩觉得这是个表忠心的好时候,不说一句亏的慌。

“知道了,下去忙吧。”

“唯。”

贾诩躬身而退,刘襄继续参观麒麟殿。

他想在这里挂一些功臣的画像,不是学李二的凌烟阁,汉代早就有给功臣画像的先例。

西汉甘露三年,汉宣帝“思股肱之美”,图画霍光、张安世、杜延年、苏武等十一人的画像于麒麟殿,“法其容貌,署其官爵姓名”,“是以表而扬之”。

中国古代图写功臣的画像制度,便是由此开始的。

东汉也有这个制度,永平三年,汉明帝刘庄在洛阳南宫云台阁,命人画了二十八位大将的画像,称为云台二十八将。

这事好处很多,能激起臣下的荣耀感,让他们成为更优秀的工具人。

安排谁进麒麟殿呢?又该起一个什么样的名号呢?

刘襄对起名字很是犯愁啊。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