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四百九十七章 深根固本以制天下(2/2)

羌人下山种地、放牧,逐步汉化他们的政策,正在顺利推进。

有很多山民其实是愿意走出大山的,即便种地、放牧之后要缴税,他们也是愿意的。

大山之中,获取食物很困难,缺医少药,没布没盐,还有毒虫猛兽的威胁,生活很是艰辛。

只需要平等对待,谁不想跟汉人一样过好日子呢?

这个时代,即便是贫困的汉人,也是他们羡慕的对象。

刘襄治下的赋税很低,底层百姓的日子还算不错,经历过汉末苦难的这一代人,是非常感激他的,说一句民心所向,并不为过。

可凡事有利就有弊,因为不想过于搜刮百姓,所以府库之中的粮草不足,这一整年,军队都不敢有大动作,明年秋收之前,难以大规模动兵。

守备有余,攻略不足。

刘襄盯着舆图,眉头皱得跟横断山脉一样。

心气不顺呐!

明明优势在我,却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敌人串联、结盟,将防线经营得越来越坚固。

“得打一打呀,怎能坐视敌人壮大?”

听到他这句嘀咕,下首的郭嘉无聊的把胳膊支在案几上,单手撑着下巴发呆,他觉得没有浪费心力的必要,明摆着,出兵就能胜利,哪里需要绞尽脑汁的思考计策。

可听到此话的荀彧却深为忧虑,具体的政务全都需要尚书省执行,他这个尚书令太了解现在的情况了,除非停止赈灾,或者停下几个大工程。

否则,朝廷的财政是无法支持南征的。

他得劝一劝:“启禀陛下,此时不宜大动干戈,敌人在壮大,大汉一样在壮大,敌强一分,我强十分,何必着急呢?”

这个道理刘襄也懂,只是看着南方的敌人开始报团,他却动不了兵,所以心里不爽。

“文若觉得,当如何平定江南?”

“深根固本以制天下。”

荀彧的意思是拼发展,论人口,论耕地,论技术,论潜力,江南有一丝获胜的可能吗?

没有!

他们必定灭亡。

既然如此,何必要打乱正在执行的政务呢?一边养民,一边拖死敌人,多好的事情。

刘襄挺认同荀彧的观点的,所谓善战者无赫赫之功,其实说的就是这种对于大势的谋划,用综合国力碾压敌人,确实比战场争锋更加的高明。

可他有别的忧虑:“吕布不知道怎么就跑到了广陵郡,笮融拥其为主,我倒是不怕吕奉先北上,就怕他南下扬州,吴郡陆康、丹阳周昕、九江刘邈,庐江刘勋、纪灵,这些人恐怕都不是他的对手啊。”

他敲了敲舆图上面,位于淮水南岸的广陵郡:“吕布若是得了扬州,江南更不好打了。”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