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四百五十四章 贾文和没这么弱(2/3)

下半生呢,怎么可能让郭汜退却。

“那该如何是好?”

“刘骠骑是宗室,只有陛下能护住咱们。”

“为何?他自己当皇帝不就行了?干嘛在乎皇位上的那个幼童?”郭汜觉得脑筋有点打结。

“刘骠骑越是想当皇帝,就越不能让今上出差错,他是宗室,只需把今上接到身边,然后在宗族内过继一下,就能合理合法的得到传位诏书,不用禅让,不用篡位,多好的事情?

所以,过继之前,最不想让陛下出事的,就是刘骠骑,我等只有得到皇帝赦免,才能活命,毕竟推翻先帝的诏令,可是有违祖制的。

今上赦免我等,刘骠骑登基之后才不会清算后账。”

郭汜懂了,他一拍大腿,高兴的说道:“某现在就让皇帝下诏。”

“糊涂,劫持皇帝,逼迫下诏,有何用处?”

“依文和之意,何时下诏才能稳妥?”

“迎刘骠骑进城,皇帝当着文武百官,军中将校的面,下诏赦免我等,然后晓谕天下,如此方成。”

贾诩的建议,郭汜觉得很有道理,站起身来就要拉着他去找李傕。

可贾文和的一句话让他顿住了。

“八人作乱,其一反正,得蒙赦免,皇恩浩荡。换作皇帝在你手上,你怎么选?”

城中八人,实力不同,各有利益,各有心思,乱起来才能从中取利,贾诩怎么可能让他们团结一心呢?

郭汜笑了,怎么选?这个问题问得好。

凉州的规矩,强者活,弱者死!

…………

刘襄在宗庙祭祀刘氏先祖的时候,郭汜和李傕闹翻了,兵马当街火并,拼杀的动静不但让城里的凉州各部人心惶惶,连城外都听到了。

孙坚兴匆匆的要来请命,却被宿卫挡在了大殿之外,急得在门口转圈子。

他也知道自己有些毛燥了,人家在祭祀祖宗,自己闯进去算怎么回子事?当场砍头都是轻的,可城中内乱,多好的机会啊,战机出现了,不能错过呀!

“孙讨逆,主公吩咐,按兵不动。”宿卫通传。

“为何?”孙坚不明白,急火上头,高声喝问。

殿门的宿卫手握刀柄,怒目而视,主公祭祖之时,胆敢高声喧哗!此人太过放肆,是想羞辱主公不成?

通传的宿卫盯着孙坚的双眼,一字一顿的说道:“主公吩咐,按兵不动!”

其实孙坚喊完就后悔了,谁要是在他祭祖的时候搅扰,那必然是要血溅五步的,看着宿卫的反应,冷汗都下来了,赶紧退后两步,对着大殿抱拳躬身:“末将知错!”

半躬着身子,等待处罚。

不多时,有侍从出殿。

“主公吩咐,事出有因,无罪,回营去吧。”

孙坚这才松了一口气,还好刘宜程念着往日的交情,没有追究,要不然死了也是白死,还得被人责骂无礼,心中感激的再行了一个揖手礼:“谢将军,末将告退。”

刘襄为什么没出门?正在给东西两汉的皇帝们供奉小米饭呢,走不开。

他已经到了这个时代,就得遵守这个时代的礼仪,至少表面上得守礼,否则没人会服你的。

长安南郊的宗庙是两汉共有的祖宗家庙,他来祭祀算不上僭越,但是啊,如果不是乱世,他又带着大军,那肯定是进不来的。

这次祭祀没什么酒肉、大礼,因为不年不节,属于告祭。

告祭又叫因祭,因事而祭也,是正祭以外的临时性祭祀。

《礼记·昏义》记载:“祭无牲牢,告事耳,非正祭也。其齐盛用黍。”

意思是说,正祭就相当于拜年,得送好点的礼物,酒啊、生肉、熟肉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