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三百七十五章 大拓荒时代的开端(2/2)

把他往明君上面引导,唯一有分歧的地方,就是对待士族的态度。

求同存异吧,这世上能有几个跟自己的想法一模一样的人呢?想用人,就得有包容之心。

对于青州宗族的处理问题,刘襄没有过于坚持,宗族的问题真的很复杂,确实不能过于简单粗暴。

在大军的压迫之下,现在是可以随便肢解,可怨恨会埋在心底。

“依文若之意,该当如何?放任不管必成隐患。”

刘襄把问题抛给了荀彧,你反对这么处理宗族,我可以听你的意见,但你得提出解决方法。

荀彧早有对策:“主公鼓励开荒,凡拓荒成功,视熟田数量赏赐相应爵位,此法实乃良策也,可否鼓励宗族、士人去边疆垦殖?并给予相应的支持?”

“文若有何想法?仔细说来。”

“开垦荒地,人力、物力要求极高,且回报太慢,百姓无此财力。现今士人、宗族的土地被大批赎买,手中有大量的钱财,吾以为,不如支持他们去边疆开荒。

物资转运、安全保障,可由军队提供,若开荒成功,可赏赐相应爵位,土地也不收回,必然会有人动心,也可维护边疆稳定。”

刘襄琢磨了一下,这不就是中世纪那会的西欧大拓荒运动嘛,由教会支持,贵族出钱,带领农民开垦荒原,为此还诞生了一批的拓荒骑士。

后来大航海时代的殖民政策,也是这玩意的变种。

虽然有各种隐患,但好处也多啊。

“文若此法,确实是良策,但辽东不合适,辽东以军屯为根基,只能以散户移民填补。”

辽河平原是进入大东北的前进基地,虽然现在还无力开发东北,但战略支点,一直在经营。

刘襄想了想,觉得朝鲜半岛可以让士族去折腾折腾,就算出现了一批的豪强,陆路出口在自己手里,海军也不是这帮人能玩得起的,就算出现最坏的情况,也在自己的控制之内。

还能压制一下三韩部落的生存空间,省得那群棒子的祖宗跳来跳去,辽东守备军团有五千人被拖在那里,烦得要死。

想到这里,他开口说道:“可在乐浪郡实施文若的拓荒之法,陆路和海路运输,都可以支持,但有一点,不能带走太多百姓,劳力可以抓捕夷人土著为奴,严禁奴役汉人百姓。

其他州郡的士族也可以去,只需在将军府录入名册即可,三年免税,以开垦出的熟田赏赐爵位,田税也一并收取。”

“主公英明。”

荀彧很高兴,主公能听得进劝谏,向自己心目中的明君又近了一步,这让他充满了成就感。

刘襄不知道荀文若找到了玩养成游戏的乐趣,他脑子里还在考虑开发辽东的事情:

“向辽东移民的政策也不能放松,琅琊分田不要减少份额,没田可分的鼓励去辽东,青州舰队和辽东舰队可负责运送,房屋由官方给他们解决,还有口粮、种子、耕牛,也由官方提供无息贷款,要让他们知道,去辽东,生活会更好。”

“末吏遵令!”

深耕广殖,且耕且战,刘襄要越打越强。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