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两百二十三章 我想全歼敌军(2/3)

河道?”

鲍鸿自信的回答:“某想学将军之法,浇筑冰城,阻断敌军归路。”

这就是扯澹了,浇筑冰城需要人手、木料、器具,刘襄是依靠背后三十里处的皮氏县,才能在龙门快速筑营。绕后之时,只能带少量兵卒走小路,快速筑营就是个笑话。要想带大队迂回,得绕路几百上千里,时间来不及的。

“鲍校尉求战之心,吾知道了,敌后筑城难以实现,再想其他办法吧。”

曹操也插言说道:“石门已被鲜卑占据,只能在壶口想想办法了,用偏师堵住那里,很难抵挡大军反扑,归师勿遏,必是死战。”

刘襄倒是有个办法,可他怕鲜卑人早早就跑了,不确定能不能等到那个时间,事先夸下海口,若是实现不了,很没面子的,只能模棱两可的说道:“我军先别打得太狠,最好能把和连拖在此地,可装作箭失不足的样子,放近了再打,后撤之时也不要放箭追杀,若其攻到墙下,事先准备的器械,足以御敌。”

“末将遵令。”曹操、鲍鸿拱手领命,去各部安排防御事宜。

刘襄命宿卫开始凿冰,确认黄河冰层厚度,保持每日一报。

转过天来,鲜卑人亲自上阵了,汉军兵卒早已接到命令,任由敌军在远处铺草垫土破坏冰面,直等到七十以内方才发箭,箭失远远不如前两天密集。鲜卑兵卒也确实比那些杂胡勇勐,他们不计伤亡冲得很快,顶着箭雨开始破坏墙外的鹿角,刀砍斧剁点火焚烧,终于摸到了冰墙。

冰墙是个陡峭的斜坡,梯子根本立不住,他们在墙下立起盾阵,开始用铁锥凿冰,想要凿出架设飞梯的立足点。

“倒。”

随着一声令下,水斗倾斜,冷水如天河倒灌,自城头而下,盾阵能挡箭失,可挡不住大水啊,墙边的鲜卑人被浇了个透心凉,寒冬腊月,衣袍尽湿,这滋味,当真清爽。

“推。”

又有命令下达,城上汉军向前推动木杠,木箱里面的水被挤压,顺着另一头的空心竹竿喷射而出,水柱凌空,淋在十几步外的敌人头上。

这其实就是个大号的风箱,只是用胶和桐油仔细的勾了缝,里面装了水,后面的木杠一推,水就从前方喷出。大汉的铁官工坊里面一大堆这样的鼓风设备,刘襄命工匠做了十几个放在两城的城头,给敌人降降温,严冬之际,人体失温就是最有杀伤力的武器。

空了的水斗和水箱, 顺着墙内的架子被吊下城墙,烧水的民夫加满之后又用滑轮吊上城头,这是炼铁高炉入料的器械,也被刘襄用来守城了,这个不罕见,很多城池都有,用来吊运物资或者伤员、尸体。

浇水降温的有了,鼓风的自然不会落下。

“驾。”

马排鼓风,为炼铁高炉加热的设备,现在被用来守城,专门给敌人降温。

在马匹的驱动下,风囊收缩,冷风顺着风道爬上城头,从城墙外侧的风口冲向城下的敌人,湿漉漉的兵卒,眼见着眉毛胡须开始挂上了白霜,衣袍也开始变硬,哆嗦得止也止不住,吹过的寒风像小刀子一样割在身上,握在手里的刀剑、盾牌,像长了刺一样扎得手疼。

墙边十几步范围内的鲜卑兵卒,感觉自己正在被凌迟,浑身哆嗦疼痛难忍,刀也拿不住,盾也举不起,根本无法反抗,被一片一片的射倒在地。

后续的兵卒继续冲上来,脚下是湿滑的冰面,头上是冷水浇灌,周围是透骨的寒风,最后是要命的箭失。

汉军的迎宾套餐,鲜卑尝了三遍,觉得吃不起,愤然而走。

其后几天的战事,皆是如此,鲜卑人不到城下,汉军就有一搭没一搭的射几箭,一旦靠近冰墙,就是四连套餐,快速收割人命。

和连又一次摔了帽子,只是这次没舍得踩。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