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一百八十一章 皇甫嵩举荐(2/2)

接灭了高焉和公綦稠,早就看上谷郡不顺眼了。”

太史慈出列请命:“将军,某愿做先锋,兵进上谷,平灭敌酋。”

“现在天寒地冻,不是出兵的时候,先看看公綦稠的反应再说。至于凉州之事,容我细细思之。你们各归本部,训练士卒,不可懈怠。”

“末将遵令。”众人行礼退下。

甄逸斟酌了一下言辞,开口说道:“使君,这是个好机会,若是奉诏出兵,大汉中郎将的名头就真的名副其实了,以使君汉室宗亲的身份,朝廷不会无罪而诛。”

刘襄摇摇头:“吾带三千余骑西进,要想脱身不难,自身不会有太大的危险,只是担心幽州,此去两千多里,好不容易占下的地盘,就怕有闪失。”

“十余万大军在此,谁敢造次,使君多虑了。”

“过了腊月再说,天气严寒,不是动兵的时候。”

刘襄仔细思考利弊,还是决定要奉诏,现在凉州叛军威胁大减,其余各地造反的不少,成了气候的却不多,朝廷已经能够调动大军了。

这时候不能硬顶。

幽州今年接收了太多的人口,还没来得及消化,存粮也不够大战,等到今年新粮收获,才能喘过这口气。

再等两三年,开荒的土地就能变成熟田,那时候三百多万人口,几十万顷田地,粮食将不再成为困扰他的问题。

等辽东成熟一季,那里就稳定了,鞍山铁矿,抚顺煤矿,就能派人勘察、开采。

幽州各地的矿藏勘察了这么久,范围越画越小,就要出结果了。

各处的工坊每天都有大量的产出,而且产量越来越高。

水泥大道修得越来越长,各地商贸越来越繁荣,堤坝、水渠、灌溉的水井、蓄水的池塘, 灌溉农田的水利工程越建越多,再加上畜力增多和农家肥的推广,田地的产量也在提高。

每一天幽州都在变得强大,每一天朝廷都在变得虚弱,越是拖延,越是有利。

若是朝廷大军来袭,即便胜了几阵,也会陷入无止境的消耗。

不能安心发展,无法积聚力量,最终一定会被耗死。

凉州得去,这个险得冒,大军也必须留在幽州,自己只能带三千胡骑西进。

大不了损失掉这些骑兵,自己狼狈的逃回来。

至于死在凉州?

他又不是去拼命的,能不能平叛,有没有军功,他又不在意,一心保命的话,活下来的问题不大。

大丈夫能屈能伸,现在,需要隐忍。

没有谋士指点,他只能一遍又一遍的反复推敲,结合还记得的一些历史残片,试图找一条能走下去的道路。

腊月初五,公綦稠回文,愿调两千突骑归于刘襄麾下。

可惜没找到进攻上谷的借口,他回文催促,限期一月,失期者斩。

他当然不会带公綦稠的部队去凉州,王兴会在居庸关等他们,先缴械再进关,然后打散分去各地。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